bg
搜索
簡
APP
主頁 > 今日北馬 > 吉玻

雲吞面

雙溪拉蘭

新村呷好料

拉也路

咖哩飯

紙包面

文 文 文

【新村呷好料】 和雲吞面是絕配 食客為辣椒魷魚 瘋狂

(雙溪大年15日訊)新村是最靠近雙溪大年的新村之一,駕車大概需要25分鍾,這個新村與其他同新村不同之處是,村內隻是住宅,而在村外的大街─,則雲集咖啡店,當中的美食可說是“臥虎藏龍”。

許多大年人非常喜愛當地美食,尤其在周末,還會特地駕車前來尋美食。

美食眾多,但多數偏向於面食類,經營者是該新村村民。

(拍攝:王伊敏)

”這回要介紹的是,兩檔經曆3代之久的美食古早味,及,還有一家創新的


的四寶茶餐室內,有一家經曆3代人的古早味內還加有自製的辣椒魷魚,非常受歡迎。

幹辣面加魷魚絕對是完美搭配,一口接一口停不下來。

辣椒魷魚是老板洪佩蘭的獨門配方,與相搭就是絕配,也是當地最受歡迎的美食之一。

許多顧客為辣椒魷魚瘋狂,有者還特地過來,打包辣椒魷魚就回家與米飯搭配,因此老板經常準備的一大鍋魷魚都提早賣完。

這檔的口味眾多,有傳統的丶幹辣面丶油面及辣椒面,所有面條都是使用面條。

許多顧客為這辣椒魷魚瘋狂。
洪佩蘭經營面攤已有30年,是村內有名的美食。

洪佩蘭受訪時說,她最熱賣的是古早味,不論老人小孩都喜歡,年輕人則喜歡帶有辣味的面類,如幹辣面及辣椒面。

她說,辣椒魷魚是跟著顧客喜愛自由加料,價格方面則是加料另計。

洪佩蘭是從姑姑那裏接手,而姑姑則從家婆那接手。

她說,現在其兒女也在協助打理面檔,未來將會傳給他們。

張慶隆從小就是雲吞面的常客,三不五時就過來光顧。

傳承3代

,有一檔已傳承三代人的著名咖哩飯,也是附近居民,從小吃到大的早餐之一。

該檔咖哩飯的配料有長豆、包菜、豆蔔 、咖哩雞、馬鈴薯、雞蛋及江魚仔,份量非常足,如果覺得不夠,還可以另外加料。

所有的配料都是老闆黃世文及太太李月貞親手準備,每日使用新鮮食材烹煮。

咖哩飯配料非常足,可選擇大或小份量。
有名的咖哩飯,就在拉也路瓊東咖啡店內。

李月貞說,咖哩雞都是提前醃製,比較入味,而且隻賣最嫩的部位雞腿肉,因此就算遲來的顧客,也不怕雞腿肉提前已被挑完。

該咖哩飯另個吸引配料是江魚仔。這些江魚仔在油炸後,撒上自製的調味料後非常香,且還能保持長久的酥脆度,雖然已是咖哩飯的配料之一,但許多顧客還要求另外加料。

沒有椰漿的咖哩也很好吃。
江魚仔油炸後,加入自製調味料,酥脆度可維持非常久。

李月貞強調,烹煮的咖哩汁並沒添加椰漿,隻加入咖哩香料及醬料,味道就已經非常香濃,而辣度絕對是大眾可接受的辣味。

她說,咖哩飯是早期最早售賣的食物,從家公及家婆經營時,就已經有賣咖哩飯,目前還有售賣其他麵食。

“雖然我們賣的食物選擇多,但不會為了減輕工作,而重複使用剩下的湯汁及食材,有時賣不完的配料,都會自己吃或者給人,保證每日售賣的都是新鮮食物。”

創新 越包越入味

除了兩檔經曆3代之久的美食,當地人也介紹,還有一家創新的

的面條是面條,之所以叫是因為把面煮好後,使用防油紙打包,而不是打包在一般的裝面塑料袋。

老板黃良榮說,可耐放長達8小時左右,即便放了一段時間後,面條也不會發漲,若想留隔天才食用,可以直接放入冰箱,食用時再加熱即可。

店外掛著橫幅,方便顧客一眼就辨識。
先把面條及食材在碗裏攪拌均勻後,再放入防油紙內。

的配料有叉燒丶豬油渣丶獨特秘方醬汁及蔥花,所有配料及面條包,在防油紙內越包越入味。

黃良榮說,所有的食材都是早上才準備,保證新鮮,且不添加味精吃得放心。

黃良榮對食材準備非常嚴格,且不添加味精。

這檔面食攤已經營業39年,去年自創出後,深受大眾歡迎,尤其周末及公假人潮較多,顧客可至電預定,避免提早賣完白跑一趟。

新村背景

提到新村,必然記得林連登這名開拓功臣,他於1916年開辟市區,之後從事各行業飛黃騰達後,對經濟發展及教育做出巨大貢獻。

當時,英殖民地政府為了阻止,郊區華人與森林中的共產黨遊擊隊接觸,便將居住在郊外的華人聚居起來,成為現在的新村。

林連登是在24歲時,從中國到馬來西亞生活,他早期南渡時隻是一名苦工,後來開始經商,從事農業丶園丘丶糖業丶米較丶酒廠等而致富。

拉也路在國家獨立前,名為連登路。

他積極參與公益事業丶提升經濟丶對華教更是慷慨捐獻,雖然已經曆逾百年,但新村居民,依然銘記這名功臣。

早期,在新村外大街上的兩排戰前店屋,是林連登產業,而兩排店屋中間道路名為“連登路”,在國家獨立後被更改為

目前該路上的兩排店屋有許多咖啡店,且都是大受歡迎的美食。

雙溪拉蘭新村內,還保留著數間木屋。

新村村長張慶隆(49歲)指出,該村裏共有200多戶居民,以前村裏隻有華人居住,後來因年輕人到外坡工作後,把父母也接到外面居住,便把房子賣給友族。

“目前新村居民當中華裔占90%,友族同胞占10%。”

福德祠兼華人義山委員會會長林傌鴻指出,福德祠及中華學校是最悠久曆史,並保留到現在。

他說,當地青年較早前曾成立義務消防隊,並提供隊員訓練,但一直苦無資助,數年後就解散,相當可惜。

福德祠也是當地地標之一,具有悠久曆史,林傌鴻(左起)丶福德祠署理會長林青祥及張慶隆。

報導/攝影:王伊敏

↓↓相關新聞↓↓

新村呷好料】 和是絕配 食客為辣椒魷魚 瘋狂">

高興
高興
1
驚訝
驚訝
0
憤怒
憤怒
2
悲傷
悲傷
0
關懷
關懷
0

雲吞面

雙溪拉蘭

新村呷好料

拉也路

咖哩飯

紙包面

相關文章

不一樣的撈生體驗 一次過品嚐7口味雲吞面

摩哆逆車道失衡釀連環禍 1車3摩哆相撞 1死4傷

素雲吞面3令吉 這名“良心”小販便宜賣

紫修閣慶祝創閣54年 年半撥出逾5萬行善

3令吉雲吞面賣了30年 “良心”小販獲最親民食物獎

拒查後被警追 逆行衝撞4車 36歲華男落網 延扣4天

本网站将存储和使用您的 Cookie 数据,以改善在我们网站上的体验。
同意
mywheels
人氣瀏覽
Ic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