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檳城19日訊)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
在東邊的籬笆下采菊花,不經意抬頭看見南山秀麗的景色,心曠神怡,悠然自得。這是田園詩人陶淵明出色詩作之一。
而坐落在壟尾的南山,盡管山路很陡峭,上下都很累,但風景十分優美,讓登山客心中頓生“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之感。

這一期“趴趴走”,小編要帶大家走一趟南山,感受一下陶淵明所描繪的意境,並揭開南山曾為日軍戰事基地的神秘面紗。
南山曾是英國軍兵的駐檳基地,二戰時期日軍入侵檳城,英兵不抵抗撤離後,日軍同樣看中南山的山勢環境占優勢,占領南山作為軍事基地。

戰爭結束後,居民陸續返回南山居住,約80年代開始,陸續有登山客造訪南山。
自2000年起,南山更成了腳車運動發燒友的挑戰勝地,腳車友可以從南山騎到去亞依淡水壩,或是反方向來回,且從南山也可以去到浮羅山背。
自此,南山被稱為是在檳城騎腳車,高難度的山路之一。

(拍攝:陳紫淩)
南山在哪裏?就在壟尾南山咖啡店,對面住宅區旁的小路,登山處設有告示牌,隨著山路直直走就對了。

南山不難找,但對體能較弱的人來說,有點難爬,因為有些路段真的很斜,不過若你對南山有興趣,小編為你策劃了低難度和高難度的登山路線。
從山腳下爬到半山的南山大伯公廟,或把車子和摩哆停在南山大伯公廟,才開始爬山攻頂,這都是低難度的路線。

中等難度則是騎摩哆上到四分之一的高度,把摩哆停在休息涼亭旁,開始徒步登山攻頂。
高難度路線,當然是從山腳下,一步一步走到攻頂為止。

南山又名炮台山

顧名思義,以前這座山上有大炮,因為曾是英兵和日軍的戰事基地。
當然現在都沒了,雖然大炮已不在,但“炮台山”一名,就一直被後人沿用至今。

南山的登山入口處,有個告示牌,寫著炮台山,排序接下來才是南山大伯公、榴梿窩大伯公及菜園領大伯公。
沒錯,山上除了有南山大伯公廟,沿路登山途中,都會看見左右兩旁的榴梿樹,從山腳到半山最為集中。
南山有人居住,一直沿路攻頂時,沿途都會看到山上人家所種的蔬果,包括百香果、紅辣椒、四季豆、羊角豆、木瓜、香蕉樹、紅毛丹樹、水蓊樹等,叫人目不暇給,猶如置身在金馬侖菜園。
南山風景如畫
爬南山,是為了看風景!
運動是為了鍛煉身體,但爬南山除了是運動,更是為了欣賞那如畫的風景。

走南山最愜意的事,就是此山風景真的很美,若是碰上前一晚下過大雨,早晨登山時天氣更涼爽。而山上更是被蒙上一層白霧,猶如人間仙境。
若你站在南山半山,可飽覽整個壟尾、發林和亞依淡的景色。
走得越高看得越遠,到了更高處,先入眼簾的是檳城第二大橋,再一路往上爬,可以看到喬治市。

若走得累了,可以停下來拍照喘喘氣,隻要不放棄,還有更美的景色在等你。
快要攻頂時,抬頭望向左邊是宏偉的檳城大橋,右邊則是浮羅山背,葫蘆島也在視線內。
南山的山路有些是鋪了水泥,有些路段則是碎石路。
日軍留下金條寶物
爬南山也能尋寶!
當地老居民透露,當年二戰結束後,英軍和日軍都相繼離開曾占領為戰士基地的南山,當年坊間有流傳日軍離開前,留下一大堆金條、寶物,甚至軍火。

但到底有沒有人成功尋寶,就不得而知。而山上人家在南山開墾園地栽種時,曾挖到過無法腐爛的日軍“遺物”,包括軍刀、水壺、作戰頭盔等。
又名炮台山的南山,當年山上有大炮,居民指日軍甚至在山上挖隧道。

而英兵和日軍,都看重南山的海拔高度適中,在山頂上設瞭望觀察站,舊關仔角、海墘和西南區海域就能一目了然。
據說,當時英國軍擔心日軍從水路攻入檳城,所以在南山觀察站時刻監視,一旦有任何風吹草動,舊關仔角和峇都茅(現址是戰爭博物館)的炮台就會發動攻擊。

但最後,日軍從泰國陸路入侵檳城。
報導/攝影:陳紫淩
剪接:紀允賢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