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海10日訊)甫通車10天的北海大麗(Dahlia)花園通往P.巴都路雙車道橋梁,絕對安全,民眾大可放心使用!
馬華峇眼區會前鋒隊今日召開記者會,挑起該車道橋梁結構安全問題,引發居民的不安,包括質疑橋梁材料與工程品質是否偷工減料。
攝影:陳鋒全

峇眼惹瑪區州議員孫意誌今日在一項活動後受詢時,大派定心丸保證,橋梁結構絕對沒有問題。
他也當場聯絡檳州水利灌溉局承包商求證,被告知橋底的結構都是以鋼骨水泥建造,所看到的鐵架是另外再加固。

至於路面損壞以致昨晚須封路搶修一事,孫意誌說,不排除路面損壞是重型羅厘造成,他已向威省市政廳申請建限高架,明年將開始禁止3.5公尺以上的重型羅厘使用。
“我們也會在該區增設路燈,以及做好其他安全措施。”他感謝及歡迎任何人繼續監督新橋的安全問題。

較早時,馬華峇眼區會組織秘書陳幏蓎、宣傳主任林囸鋒等黨要,到該橋梁現場視察。
林囸鋒提出疑問,有居民投訴為何橋底骨架結構不一致?即一邊是鋼骨水泥,另一邊則是鐵架,當中是否涉及偷工減料問題?

“由於新橋是建在排洪溝上面,因此支撐橋梁的鐵架是否牢固耐用,或者是否會因為排水問題而面對腐蝕,讓人對其安全性產生疑問。”
他同時也質疑,通車不到10天的新橋,因為路面龜裂,以致又要關閉12小時讓路搶修,當中是否涉及工程品質問題?
“事實上,峇眼馬華早在新橋通車的第二天,就接獲居民投訴,指路面出現龜裂的問題。”
黃忠寶不滿店面被拆 抨孫意誌出爾反爾
被拆除店面的食肆業者,不滿孫意誌出爾反爾,抨對方不配當領袖;孫意誌回應,不曾承諾讓他們搬回原址。
黃忠寶(62歲)原本在新橋路口旁經營食肆,為了讓路道路工程,他前後共接獲3封有關當局寄來的拆除信。該食肆是於10年前由當地居民合力建起來。
他說,首封拆除信於6至7個月前收到,要拆除1間;次封是在3個月前,指示拆除店面前方;第3封是近期收到,週二(10日)被全面拆除。

他遺憾,孫意誌曾在食肆內會議告訴他,一旦工程建竣,就會讓他搬回去,但最後不了了之。
為了小販生計著想,他於3個月前在對面的東海宮範圍,臨時租用一個角落,讓小販繼續售賣飲料、經濟飯和粿條湯,每月租金是240令吉。
他強調沒有任何政治背景,隻是市民,如何要求他們兌現承諾?
陳幏蓎說,作為以民為本的政府,當局應該與人民良好溝通與協商,而非採取強硬手段限令拆除,導致當地人民失去聚會的場所。
孫意誌:不曾承諾讓對方搬回
孫意誌說,從當市議員到州議員,他都不曾給予任何承諾,並清楚告訴有關業者,所有事情都需要依照程序進行,他隻會盡量協助解決問題。

他說,其實在道路工程進行時,就必須拆除所有建築物,基於業者要求通融幾個月,才會拖到現在才展開行動。有關行動是由威北縣署與土地局執行。
另一方面,針對峇眼馬華質疑橋梁沿路缺乏安全措施問題,孫意誌回應,由於工程尚未完成,因此新橋周圍還未設立圍欄,但工程預計1個月內會竣工。

昨晚封路搶修 今早恢復通車
大麗花園通往P.巴都路雙車道橋梁,早前因路面輕微損壞,被迫於週一(9日)晚上8時,暫關閉至週二(10日)早上8時,以讓路修補工作進行。隨著維修工作完成,如今該路段已恢復通車。

政府當局為瞭解決該路段交通瓶頸問題,於10月14日關閉該橋,以進行耗資23萬令吉的雙車道提升工程,經過1個半月施工期,11月30日重新開放使用。
如今來往方向的車輛皆可直接通行,無需再互相讓路。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