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檳城、亞羅士打1日訊)教育部開始鼓勵學生4月1日起線上上課,不止教師頭痛,也讓不少家長喊“救命!”
這些家長有的無法掌握科技,不會下載作業,隻好跟其他家長求助,有的則家中電腦設備,手機不夠用,再不就是面對網速問題,或跟其他家長搶線,有的還要協助批改作業,讓有者感歎說,如今學生、老師的功課,相等於就是家長的功課,非常壓力。


至於一些還在行動管製令期間工作的家長,如今等同蠟燭兩頭燒。
韓江小學家協主席李國祥坦言,該校昨日(31日)開始進行線上上課,確實有一些家長掌握不到科技,比如不懂下載作業等,不過家長之間會互相幫忙和教導,這些問題都慢慢在解決中。
不過,他也認同,網速是一個挑戰,以檳城的覆蓋率,其實還不很理想,不同地區的家長就面對不同網速。

公民第二分校家教協會主席莊光中則透露,對家長而言,在線上課的最大挑戰就是網速,家長需要搶線。
他說,現在全國都是上穀歌課堂線上教學,全國家長都會湧進穀歌課題平台,造成“交通阻塞”,所以除了老師,家長也都需要“搶線”。

他也指出,其實也是有一些家長還不能掌握到科技,所以對線上上課一知半解,家長仍需要時間去摸索。
“現在是從傳統上課模式轉換到全新的模式,所以家長會更忙是必然的,不過我相信現階段是一個過度期。不過對我而言,有好過沒有。”
報導:梁儀雅、陳愛娣
措施太倉促 有教師一時反應不過
一名教師透露,利用新科技教書對一些老師而言,尤其是上了年紀的老師,可能會很吃力,他們無法掌握科技,比如如何上載課業到穀歌課堂(Google Classroom)。
“這些老師隻好逼著學習,一邊向其他同事尋求協助,一邊自己摸索,我想多幾次他們應該可以掌握。據了解,一些校長為了減輕教師們負擔,安排教師輪流備課,共享資源。”
他指出,線上教學加重兼母職教師的工作量,一些老師兼顧不到教學內容。平時那些教師隻需要在孩子上學後,就有時間安排教學內容,可是現在要照顧家人三餐外,還得要選時間出門採購,根本沒有時間去備課。
他也說,教師也面對家裡硬體設備不夠情況,並非每位教師家裡會有很多部電腦,所以需要與配偶、孩子共享一部電腦。
“基本上,很多學校的線上上課做法都大同小異,不是在穀歌課堂教新一章,而是複習之前所教的內容。”
沒注意 學生轉台打機
“手機在手,多數學生都會趁機轉台,去玩電子遊戲。”
亞羅士打體育館場CS 安親班教師安娜指出,她觀察大多數學生抱著馬馬虎虎態度完成任務;尤其隻要有手機在手,一溜煙他們已轉台玩電子遊戲了,這需要關注。
她說,也不是每個學生都能自律,家長必須從旁督導,以便他們能按時完成任務。
安娜在杏壇服務多年,其安親班在管製令沒開業,但她有負責教導寄宿在其家的數名孩子,監督孩子上網學習教學情況。
中小學不同平台在線上課
家長沈偉和透露,行動管製令期間,校方盡量用各式平台上課,比如其孩子就讀的中學,老師就是用Zoom來線上上課,不過另一名孩子的小學則是通過穀歌課堂。
他指出,一些教師人在外地,教學設施都在學校,但是教師還是會設法和學生連線,包括使用面子書的通話功能。
“不過,我認為小學不適合用Zoom,或其他面對面的線上上課,因為小學生的專注力有限,無法一直都待在電腦前。”
針對線上上課會加重家長的工作量時,他說,這需要時間安排,對他而言第一期管製令期間,他時間過得反而更充實。
“我太太是醫務人員,需要上班,所以我們把時間安排好,就可充實利用時間。而且這段期間,除了促進親子關係,也讓自己沉澱下來,思考未來的目標。”
家長的話

羅月茗(家長)
3月20日起,我兩名孩子的學校(吉華H校)已通知讓孩子必須通過上網溫習功課和學習。
家中孩子分別就讀一年級和六年級,當老師分配功課時,面對“搶”用智能手機的情況。
孩子是通過穀歌課室學習,之前我面對登入難題,後來詢問教師後解決技術問題,卻也面對桌面電腦無法登登入問題。
我現在幾乎一整天都在忙著緊盯,學校教師通過社交媒體安排的功課,再吩咐孩子拿來做或溫習,確保今日事今日畢,幾乎連私人時間都沒有,壓力蠻大。
除了學校網上的學習,我六年級的孩子補習老師還通過zoom 教學,我得每天看時間表,按時出讓手機給孩子上課。

趙時德(家長,商人)
我家尚有一名孩子就讀初中一, 鑒於新冠肺炎疫情嚴重,導致政府實行行動管製令,因此孩子上網學習方面,我選擇順其自然。
孩子已長大了,家長自不會參與,所以沒面對科技的問題。
其實,我有些驚訝教育部的應變能力,老師們接到指示,忽然宣佈在這期間讓學生進行網上學習。

陳鳳蘭(家長,網賣業者)
我家有一年級的兒子,他很自律的通過穀歌課堂(Google Classroom),來溫習功課。
在操作電腦和手機知識方面,我還能掌握,對孩子學校老師指示,不覺得困難。
孩子網上上課,進度倒不比平時教師一對十多名學生教學,來得有效。
家長在管製期扮演教師的角色,也多了一份工作。
不過,與其他家長溝通,我發現很多家長面對沒有時間陪伴孩子網上讀書,因她們需要工作,做家務或照顧其他年幼孩子,有者還面對手機,電腦及網速問題。
例如家有4名孩子,都需網上學習,電腦就不夠用了。
如果孩子不肯坐在電腦前學習,家長精神幾乎要崩潰。

林碧絲(家長)
我兩名孩子分別就讀農村華小二年級和三年級,孩子的班主任是通過微信群聊,發布教學視頻和功課。
孩子的線上學習時間分別是下午2時至4時,我得找兩台手機讓孩子使用,卻面對線路不穩定,或網速慢的情況。
我之前有幫忙朋友賣麵,後因管製令而休息,才有時間居家監督孩子的網上學習,但面對孩子的課本程度深奧,必須花費時間學習及自我提升。
孩子長假在家,沒有自律,造成家長很吃力,而且壓力重。
如今孩子的功課,就是家長的功課了。
洪燕妮(家長)
我家有就讀吉華K校一年級和四年級的兒子,學校沒有強逼孩子使用網上教學方式上課,或溫習功課。
學校教師通過教師和家長手機應用序程whatsApp群組,發出習題讓學生抄寫和做功課,第二天再通過群組審核答桉,家長則充當老師批改。
對於職業婦女來說,這種方式已感到吃力了,更何況是網上教學,電腦或手機肯定不夠用。
我個人覺得,中學生較適合網上教學的學習模式,小學生倒不行。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