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檳城28日訊)新冠肺炎疫情爆發後,加上行動管製令限製出門,到診所看病人數也暴跌一半或以上,診所收入也大受影響。
但鍾藥房診所的執業醫生拿督餘添山認為,盡管診所收入減少,但醫生的初衷就是要救人,以濟世救人為己任,隻要大家健康,醫生也覺得快樂。
他說,當初學醫就是為了幫助人,服務人群,如果僅僅為了賺錢,就應該改行去做生意。

“雖然病人少,入息也會隨著減少,但作為醫者,還是以病人的健康為重。”
餘添山今午接受《中國報》訪問時,這麼說。
他說,自政府3月18日實施行動管製令後,來看病的民眾相比過往,下跌70%。
“以前的人一點小病也會上門看診,有些來看病是為了偷懶拿病假,在管製令期間上門的病患,都是病情頗嚴重,他們才出門求醫。”
他說,畢竟新冠肺炎(2019冠狀病毒疾病)疫情在全馬擴散後,人心惶惶,大家都擔心出門接觸到病毒。
他指出,這段期間來看診的人,多數是血壓高、糖尿病患前來複診,不然就是腸胃、身體酸痛等問題,傷風咳嗽感冒者較少。

“相信一般普通感冒咳嗽,民眾都自行服藥,因管製令期出門不方便,也為了安全。”
綜合診所執業醫生鄭直棟受訪時也說,在過去約2個月的管製令期,該診所的看病人數,跌至一半或以上。
“看診人數少,診所的收入也受影響。”
他說,看診者減少的因素,主要是因為病毒和管製令,當行動受限,一些不太重要的例常複診或驗血等,人們就將之延後,減少出門。

診所天天消毒
餘添山說,為安全起見,該診所也做足防疫措施,會先問清楚每位來看病者近期是否有發高燒、咳嗽、氣喘等症狀。
他說,若一切正常,診所職員才會為對方登記資料,讓病人進入看診。
“我們在登記櫃台前,也置放搓手液給看病者消毒。而診所內的範圍,每天都會進行消毒。”
他說,至於他本身在看診時,職員在辦公時間,都會戴上口罩。
他提及,若看診病人的症狀指向新冠肺炎,他們會謹慎處理,致電要求檳城中央醫院出動救護車,將對方受院檢測。
“不過目前為止,並沒發生過類似疑診情況。”
醫生戴雙口罩加面罩
“每天看診時接觸太多病人,所以為加強防範,我戴2個口罩,外加面罩。”
鄭直棟說,新冠肺炎病毒無聲無息,他每次為病人看診時,都做足防疫措施,降低感染風險。
他說,前陣子疫情在檳州肆虐時,他看診期間甚至穿上藍色防護衣,以策安全。
他也說,這期間來看病的人,病症包括胃痛、作嘔、咳嗽、感冒等,曾有一人上門求醫時,懷疑本身發燒是對新冠肺炎呈陽性,但經送院檢驗證實虛驚一場。
他指出,該診所除了每天消毒,也會嚴謹查詢看病者的資料,包括是否有疑似新冠肺炎症狀、是否剛從國外回來、是否有接觸從國外返馬的親友,之後才讓看病者進入看診。
報導/攝影:陳紫淩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