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檳城8日訊)疫情無情,人間有情。峇都蘭樟的善心人士們,不僅準備食物,還親自動員送到府上,幫助弱勢家庭維持溫飽。
在峇都蘭樟小販中心賣包的吳國裕(Ah Boy),是善心人士之一。他每天早上約10時,會將收集到的食物,根據每家每戶的份量,打包與分配好以便容易派送。
“食物都是從小販中心各攤位獲得,也有的是善心人士每天固定從別處送來。”
攝影:李琪雯
他說,小販中心之前有響應升白旗行動,唯峇都蘭樟巴刹爆發疫情遭關閉,加上州內疫情日趨嚴重,來領取食物的人士,也很難遵守標準作業程序(SOP)。
“考量各種因素下,與州議員商量後,決定停止派發食物,但考慮到有人真的需要維持溫飽,因此,我另外準備食物外送。”
他說,當初升白旗行動開始後,就有固定派送食物給18人,目前已增加至約30人。

“有些人是會來攤位領取,至於獨居人士或行動不便者,我就會親自送到府上。”
他說,目前派送食物的名單,都是由峇都蘭樟區州議員王耶宗服務中心所提供。
“服務中心已針對援助對象,做過簡單家訪與背景調查,這些是我個人無法做到。”
他每天會駕車沿戶派送食物,給居住在附近的有需要人士。

“受援助多是獨居樂齡人士,或是行動不便丶身體有殘疾的人士。”
他說,當中也有人確診後,不得不在家裏隔離,因無人煮食,而向州議員求助。
“每次抵達他們的住宅處時,我會把食物掛在他們家門外,再致電讓他們來領取。”
善心遭利用
吳國裕坦言,雖然派食物的初衷都是為了行善,但還是難免遇到有機可趁的人士。
“響應升白旗行動傳開後,有收到來自外坡的電話求助,比如孤兒院與老人院要求捐款,但是,我們更傾向於提供食物。”

他說,比起貿貿然伸出援手,他根據議員服務中心提供的名單,可直接與有需要人士接觸,也避免許多不必要麻煩。
“之前要開始送食物時,不知道哪些人真正需要援助,也有人建議說必須先做家訪,但我的身分難免會引起他人質疑。”
另外,他也透露,之前升白旗行動所募集到的捐款,作為派發食物用途,目前剩餘捐款還是足夠提供援助者食物約兩個月。
援助4戶家庭
黃彩麗(Liz)也是善心人士之一。她居住在峇都蘭樟巴刹對面的公寓,當初因其丈夫閱讀新聞後得知很多人自殺,才動了惻隱之心決定利用微薄力量,幫助社區內有需要人士。
“開始時,我們打算在公寓外,擺放食物讓人領取,但顧慮到要遵守SOP,還有擔憂太多人聚集,我與援助對象有染疫風險。”

因此,她隻好致電州議員,表明願意援助的醫院後,再看可以從哪方面提供幫助。
“州議員提供了一份名單給我,最初時隻有一個家庭需要食物,後來,他們又說名單增加了,問我能否也提供協助。”
目前,接受她援助的共有4戶家庭,每天需要準備11份食物,她也說,還可以將份量提高至逾20份。

安排員工外送至受惠者家中
黃彩麗說,她提供的食物是由其家婆烹煮,並由其員工負責,將食物外送至所需要人士的家中。
“家婆是做夥食外包的,考量到那麽多家庭需要援助,準備食物也不會很麻煩,所以家人們都同意伸出援手。”
她說,由於她所經營的生意,暫時無法開業,員工也沒工作可做,因此安排他們負責派送食物。


“我們每天都會準備兩輪食物,即午餐與晚餐,員工中午約11時會來一趟,下午約4時又會送另外一趟。”
她所援助的對象,包括獨居老人丶貧困家庭等,她也說,若名單還有增加,她將竭盡所能提供援助。
至於援助持續到何時,她她說,或許等其所經營的生意複業後,她才會停止派送食物。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