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 峇都兰樟善心人士送暖 食物送到援助者家中
(槟城8日讯)疫情无情,人间有情。峇都兰樟的善心人士们,不仅准备食物,还亲自动员送到府上,帮助弱势家庭维持温饱。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在峇都兰樟小贩中心卖包的吴国裕(Ah Boy),是善心人士之一。他每天早上约10时,会将收集到的食物,根据每家每户的份量,打包与分配好以便容易派送。
“食物都是从小贩中心各摊位获得,也有的是善心人士每天固定从别处送来。”
攝影:李琪雯
他说,小贩中心之前有响应升白旗行动,唯峇都兰樟巴刹爆发疫情遭关闭,加上州内疫情日趋严重,来领取食物的人士,也很难遵守标准作业程序(SOP)。
“考量各种因素下,与州议员商量后,决定停止派发食物,但考虑到有人真的需要维持温饱,因此,我另外准备食物外送。”
他说,当初升白旗行动开始后,就有固定派送食物给18人,目前已增加至约30人。

“有些人是会来摊位领取,至於独居人士或行动不便者,我就会亲自送到府上。”
他说,目前派送食物的名单,都是由峇都兰樟区州议员王耶宗服务中心所提供。
“服务中心已针对援助对象,做过简单家访与背景调查,这些是我个人无法做到。”
他每天会驾车沿户派送食物,给居住在附近的有需要人士。

“受援助多是独居乐龄人士,或是行动不便丶身体有残疾的人士。”
他说,当中也有人确诊后,不得不在家里隔离,因无人煮食,而向州议员求助。
“每次抵达他们的住宅处时,我会把食物挂在他们家门外,再致电让他们来领取。”
善心遭利用
吴国裕坦言,虽然派食物的初衷都是为了行善,但还是难免遇到有机可趁的人士。
“响应升白旗行动传开后,有收到来自外坡的电话求助,比如孤儿院与老人院要求捐款,但是,我们更倾向於提供食物。”

他说,比起贸贸然伸出援手,他根据议员服务中心提供的名单,可直接与有需要人士接触,也避免许多不必要麻烦。
“之前要开始送食物时,不知道哪些人真正需要援助,也有人建议说必须先做家访,但我的身分难免会引起他人质疑。”
另外,他也透露,之前升白旗行动所募集到的捐款,作为派发食物用途,目前剩馀捐款还是足够提供援助者食物约两个月。
援助4户家庭
黄彩丽(Liz)也是善心人士之一。她居住在峇都兰樟巴刹对面的公寓,当初因其丈夫阅读新闻後得知很多人自杀,才动了恻隐之心决定利用微薄力量,帮助社区内有需要人士。
“开始时,我们打算在公寓外,摆放食物让人领取,但顾虑到要遵守SOP,还有担忧太多人聚集,我与援助对象有染疫风险。”

因此,她只好致电州议员,表明愿意援助的医院后,再看可以从哪方面提供帮助。
“州议员提供了一份名单给我,最初时只有一个家庭需要食物,后来,他们又说名单增加了,问我能否也提供协助。”
目前,接受她援助的共有4户家庭,每天需要准备11份食物,她也说,还可以将份量提高至逾20份。

安排员工外送至受惠者家中
黄彩丽说,她提供的食物是由其家婆烹煮,并由其员工负责,将食物外送至所需要人士的家中。
“家婆是做伙食外包的,考量到那麽多家庭需要援助,准备食物也不会很麻烦,所以家人们都同意伸出援手。”
她说,由於她所经营的生意,暂时无法开业,员工也没工作可做,因此安排他们负责派送食物。


“我们每天都会准备两轮食物,即午餐与晚餐,员工中午约11时会来一趟,下午约4时又会送另外一趟。”
她所援助的对象,包括独居老人丶贫困家庭等,她也说,若名单还有增加,她将竭尽所能提供援助。
至於援助持续到何时,她她说,或许等其所经营的生意复业后,她才会停止派送食物。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