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檳城29日訊)以“戲棚腳”為主題概念的梨園,是一家結合時尚與傳統文化的咖啡館,在疫情期間設立。
梨園坐落在打銅仔街的慕韓別墅,有關建築物原本是潮州戲曲文化藝術空間“潮藝館”,但館長吳慧玲在行動管製令期間,將潮藝館內的“貨倉”收拾好,打造成咖啡廳。
吳慧玲說,在疫情期間因為無法進行表演,只能在網上表演授課及舉辦線上活動,讓她有了個“悠長假期”,為了不讓自己停歇下來,因此她決定在這段期間進行她的另一個計劃,即開設以潮藝為主的咖啡廳。


“原本這裡是我用來放一些服裝及道具的倉庫,我是在朋友及學生的協助下進行整理工作、修複及佈置,將這裡打造成咖啡廳。”
她是接受《中國報》訪問時,這麼說。
她說,她在開設潮藝館時就有計劃要開設咖啡館,剛好在疫情期間有時間就去做了。

她指出,開設咖啡館的初衷就是,要把咖啡館作為進入潮州文化的“鑰匙”,以此吸引年輕人進入潮州世界。
“現在的年輕人都喜歡去咖啡館,所以我打造了首家以戲曲為主題的咖啡館,並計劃每周六有表演,比如拉二胡及化妝等,讓年輕人可以一面品嚐咖啡一面了解戲曲。”

她坦言,以目前的情況,戲劇一般上比較能夠吸引到較有年紀者,她希望能夠通過這樣的方式,來吸引年輕人走入戲曲世界。
她說,雖然開設咖啡館是為了推廣戲曲,但也是希望可以在疫情期間增加收入,因為在這期間完全無法演出,她是完全“零”收入。
“利潤雖然是重要,但更重要的是能夠發揚潮劇文化。”
早前因管製令而暫停營業的梨園,將在10月2日重新營業。
吳慧玲指出,由於疫情仍嚴峻,再加上出現變種病毒,為了安全起見,目前他們隻會做打包生意,並再觀望多1至2個月,看情況如何,再做打算。
“戲棚腳”為主 也有潮州美食
以戲曲為主題的梨園,所售賣的事物是以“戲棚腳”的食物為主,也有一些傳統潮州美食,包括芋泥及綠豆爽等。
吳慧玲指出,她本身就是咖啡館的“主廚”,大部分食物都是她包辦烹飪,一些潮州小吃則是由朋友供應。

“我是自己學習烹煮,有些則是向一些潮州前輩學習,然後慢慢研究出自己的味道及特色。”
她指出,既然是咖啡館就當然會有西式咖啡,是其學生協助泡咖啡。

對於梨園,她理想中環境就是,所有的顧客能夠安靜的坐著喝咖啡及品嚐美食,再一面觀賞文化演出。
報導/攝影:陳佩欣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