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位網友說得好:“拜時當寶,棄時當草”;神明保佑了你這麽多年,你卻將不要拜了的舊神像草草丟棄?
到過南美園巴刹和草場的大山腳人,相信對該草場一個堆滿神像的角落並不感到陌生,甚至會被這奇特之景吸引:一個個陳舊的香爐,一尊尊落漆斑駁的神像,被棄在一棵被榕樹寄生的雨樹樹蔭下。
這個翠綠草場之中自成一格的詭異角落,原來已有20多年在該處,且堆積如山,威省市政廳上個月再次清理乾淨,清理後再圍上警戒線,當地鄉管會則會豎起告示牌,教育大眾。
這種拜後亂丟的陋習實在要不得,不論是哪一棵樹下,這種現象,通常是這樣演變的:起初有一、兩個神像和香爐棄在樹根處,後來有人放更多的神像和香爐,再來是開始點香、供奉。
在南美園草場的這一角落,則甚至是算命攤位,也被吸引到來擺攤,與巴刹時間同步營業了。
這問題存在20多年、無法解決,過去曾清理過,但問題春風吹又生,最後就連體積較大的神龕,也被載到該處丟棄,究其因乃“宗教忌諱”。
華人亂丟神像香爐的陋習,不隻造成友族清潔工人清理時面對“敏感”、“避忌”的難處,就連華人本身也因此避忌,不敢對這陋習指點,見他人亂丟時抱持“不要多事”心態。
但筆者要問,若真怕冒犯神明,難道亂丟神像時,就不會冒犯?默許他人亂丟,自己不阻止,是否也被視等同於不敬神明,何必自作自受?
話說回來,這課題無關禁忌、種族、宗教,社區衛生才是大問題,因為黑斑蚊才不會跟你講宗教。
南美園是人口多的大型住宅區,冠病確診還沒完全歸零下,雨季已到來,毒蚊滋生,社區若發生“一叮奪命”慘劇,骨痛熱症接二連三傳,求神拜佛再多都沒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