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山腳1日訊)檳州菜農公會主席黃聯輝說,一般上蔬菜從菜園到巴刹,市場售價通常會是菜園菜價的約雙倍,但多種因素包括氣候、種植成本、缺乏人手影響下,已使菜園菜價迅速高漲。
他今日接受《中國報》訪問時分析,比如某樣蔬菜價格是每公斤3令吉,到了批發商可能會“割”每公斤4至4令吉多,而拿貨的菜販到巴刹售賣,價格便會是每公斤6至7令吉左右。
“這間中,批發商有運輸車輛、司機及負責收集蔬菜的員工要付費,這些都是本錢,到了巴刹有時也並非能100%賣完。”

他說,可能只能賣出60%,20%就賣給經濟飯小販,另20%則可能是損失,蔬菜爛了只能丟掉。
“如今菜價較好,以羊角豆為例,菜園價每公斤6令吉左右,批發商也大概會拿個1令吉多,即每公斤7令吉多的價格,批發給小販拿到巴刹賣,大概也是要賣每公斤10至11令吉左右。”

他說,今年1月至9月疫情肆虐行動管製令期間,羊角豆價格受到蠻嚴重的衝擊,市場貨源過量,但銷售管道減少,例如小販擺賣受影響、夜市無法擺賣、市場限製顧客人數,羊角豆價格走低,菜農種了也沒得賺,有的也減少種菜。
“通常每年到了年尾,菜園都會因為東北季候風的到來,雨水量異常增多,蔬菜欠收。”
他說,剛好就在這一個月,政府開放整個市場,菜販剛恢複工作,工廠全面運作,工人對經濟飯需求量增高,導致蔬菜供不應求。
“加上肥料、農藥、草藥等成本皆飆漲,此外菜園還面對缺乏外勞人手的問題。”
菜園很缺人手
黃聯輝說,市場全面開放後就很缺乏外勞,部分已回國,一部分不是去了油棕園工作,就是被工廠全面運作所吸收,而菜園所能提供的薪水較低,若有較好的條件,外勞肯定會“跳槽”其他領域。

“如今的棕油漲價到太離譜,之前棕油價便宜時,油棕園園主有無收割油棕都不打緊,但現在太好價,園主不能不收割,所以外勞價錢多高,該領域都‘搶到完’。”
他指出,市場上草藥(除草用途)、肥料、農藥都漲價漲得很離譜,肥料大約漲了50%、農藥漲約30至40%,以及草藥漲100%,目前還在上漲趨勢中;其中,草藥漲價得最快,幾乎1年內就漲了100%。
他補充,中國進口的白菜花、花椰菜,也受氣候影響產量欠佳,加上運輸飆漲,種種原因導致該類蔬菜漲價。
報導/攝影:羅健傑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