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檳城26日訊)農曆正月廿六觀音借庫日,善信們清晨7時,就前來椰腳街觀音亭借庫還庫,廟裏義工預計,觀音亭今日將迎來幾千名善信,包括柔州善信。
由於2021年農曆正月廿六,恰逢政府實施行動管製令,觀音亭並未對大眾開放,未能在去年的前來還庫的善信們,隻好都趁著今年來到觀音亭完成還庫。
攝影:李琪雯
義工林先生說,觀音亭是曆史悠久的百年老廟,因此今天前來的善信們來自全馬各州,甚至有人從柔佛遠道而來借庫或還庫。
“新冠肺炎疫情爆發前,也會有很多來自國外如印尼的善信們特地前來。”
他說,去年觀音亭未能開放,導致很多善信無法如期還庫,今年才會人潮絡繹不絕。

詢及借庫的步驟,他解釋,櫃台上有放著許多小小紅包,每封內有兩個10仙硬幣,借庫者需要拿走一對小紅包,寓意平安與財富。
“今年借庫,明年就需在正月廿六還庫,有些善信深怕忘記,就會在農曆新年提早還,一些海外的也會托朋友特地過來還庫。”

他說,借庫之後可將小紅包隨身攜帶,或置放於錢包與錢櫃之內,即可保財運亨通。
他也補充,若萬一小紅包遺失,或者包裹在外面的紅紙脫落,抑或裝裏面的硬幣不見,也可以到廟裏隨緣捐贈當作完成還庫。

據傳,借庫是源於觀音修道時,座下有500位護法羅漢,為了考核觀音修行成績,便化為人間和尚,到觀音廟化緣討飯充饑。
觀音見有和尚求助,就打開倉庫讓他們盡情享用齋菜,當500位和尚飯飽之際,餘下食物就留給參拜善信享用,觀音開庫日也因此流傳至今。

好奇風俗 借庫還願多
據本報記者觀察,前來借庫的善信來自老中青三代,有許多人是首次借庫,因此對步驟都不熟悉,隻好請教櫃台的義工們,而義工們也樂於解答各人提問。
學生陳慶鴻(23歲)說,他從父母處知道借庫還庫的風俗,為了祈求事業順利,才來觀音亭借庫。

銷售員王汶欣(31歲)說,她是去年首次到觀音亭借庫,純粹是因為對傳統風俗感到好奇,而借庫一年後,今年也依約前來還庫。

另有1名善信說,他是特地前來向觀音借庫,但他必須先向觀音祈求,報上自身詳細資料,包括年齡丶姓名丶居住地區丶所求何事後,擲筊得到聖筊後才能到櫃台借庫。
椰腳街觀音亭將在周六觀音借庫日開放至晚上9時,義工們預計下午時段將迎來更多人潮。

報導/攝影:李琪雯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