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g
搜索
簡
APP
主頁 > 今日北馬 > 檳島

“鳴玉鳳”戲班

接班人

文 文 文

◤世遺獎◢ 鳴玉鳳”戲班 疫中求存 缺接班人

(檳城4日訊)操偶師以手指化鬼斧為神工,10根手指靈活操作小木偶,伴隨著嘴裏獨特唱腔吟唱,一人分飾多角演繹經典傳奇,讓觀眾隨其精湛演繹投入其中,這,就是華人傳統文化瑰寶之一—布袋戲,也有人將之稱為掌中戲。

在潮流科技衝擊新時代下,仍能掌握個中精髓,同時還以傳統布袋戲為職業, 檳城可謂源遠流長。由班主祖父創立至今逾90年,目前有3位加起來百歲操偶師領著,在時代變遷中邊走邊唱,兢兢業業將傳統文化不斷延續。

作為文化守護與傳承者,近期獲得喬治市世界遺產機構認證,班主黃細漢( 70歲)因展現傑出成就和貢獻,將知識技藝傳授下一代,獲頒知識貢獻與傳承瑰寶獎;搭檔蔡素珍(71歲)因掌握技藝知識,在相關專業領域達成卓越大師級成就,而獲得大師技藝瑰寶獎。

攝影:紀允賢

“鳴玉鳳”戲班,是檳城現存為數不多的傳統布袋戲劇團。

足跡遍布北馬各地,檳城打鐵街巷更記錄著戲班曆程,掛著“鳴玉鳳”招牌老屋子內,裝著掌中班戲台丶戲偶丶道具丶樂器等。每當戲班接到演出活動時,就會從裏頭搬出各式大箱子,用羅厘載著浩浩蕩蕩到各地巡演。

然而,當疫情悄無聲息降臨,新冠肺炎席卷全球,為戲班帶來強大衝擊。人們日常活動遭限製,自然不會再有人看戲,因此,“鳴玉鳳”進入長達兩年“休眠期”。由於演出遭到取消,原本每月需付費800令吉,租借用以置放道具老屋子,也因戲班零收入面臨搬遷窘境。

各式木偶是布袋戲精髓與靈魂。

疫情影響生計

黃細漢與蔡素珍接受《中國報》訪問時坦言,獲得肯定固然感到喜悅,但戲班未恢複正常演出,卻讓獲獎蒙上一層陰影。

她們都說,對未來不知有何打算,畢竟已休息接近1丶2年,且疫情反複也使演出受影響。

“我們曾要求減租,但卻遭對方回應,說不能租就搬走,之前屋租都是自掏腰包。目前,外面一間屋都千多令吉,沒有活實在無法繼續貼錢。”

黃細漢熟練操縱著手中木偶。

黃細漢僅直言2月原本是旺季,但政府礙於病情嚴重,並不鼓勵進行類似活動,目前僅能唱戲不能搭台演舞台劇。

“如今布袋戲已不像以往般複雜,有些改良過甚至隻需一輛車,用布包裹起道具丶木偶等,就可以到處去開演,不再需要像以前搬很多箱子。”

蔡素珍與其他操偶師時常需一人分飾多角。

無後繼之人

傳統如何傳承對黃細漢與蔡素珍及整個都是大難題,因為年輕人大多對戲班不感興趣,就連孩子們也都各自有工作,並沒有意願要繼承。

“年輕人沒興趣就不能接下去,畢竟有些人隻當戲班為業餘興趣。但,也有頭腦靈活的年輕人,會在傳統劇目加入新元素,相較以前更新潮也更易讓人理解。”

蔡素珍(左)與黃細漢獲得喬治市世界遺產機構認證。

她們坦言,如果有人真心想學習,她們非常樂意傳授各種技巧,包括如何做木偶丶唱戲丶操作樂器等,也歡迎有想法年輕人混合新舊元素,她們並不會對新創造感到排斥或反感。

“以前沒電話只能看話本如樊梨花丶虎落平陽等,看了抄起來才做,還需看書做導演,然後要講戲,互相分配角色,一個人可以做10個人的工。”

黃細漢(左)與蔡素珍帶領著“鳴玉鳳”在時代洪流中步步為營。

戲班有各種難題

黃細漢與蔡素珍坦言,以前每月可有千多令吉收入,如今面臨零收入丶年紀大丶無繼承人丶人手不足等問題。

“我們都70多歲,真要找工也沒人要請。演出大型布袋戲時,要找人出演也很大困難,目前隻有3個人在做,一個人一直說不同角色,講不停幾乎沒得休息,好像瘋子般非常累。”

鳴玉鳳”戲班在檳城打鐵街巷見證時代變遷。

“除了唱戲丶操偶還要敲鑼打鼓。另一難題是,我們們都老了,若有搭台要爬上爬下,體力活非常喘,還需要抗大木箱子,每次演出都要7丶8箱,而現在隻需拿必須品。”

但,她們卻依然抱著堅定的心,為了讓下一代有機會認識布袋戲,堅持以傳統方式呈現演出,甚至付大筆費用雇羅厘出遠門丶請人搭台也在所不惜。

蔡素珍對木偶可謂如數家珍。

疫情好轉 轉虧為盈

“鳴玉鳳”在時代洪流中步步為營,黃細漢希望疫情好轉,讓她們有較多演出機會外,也希望州政府或有機構可伸出援手,盡綿薄之力為他們減輕房租或生計負擔。

由於布袋戲都是用方言唱戲,因此,較少受到時下年輕人青睞。

黃細漢(左)與蔡素珍非常樂意將布袋戲,傳授給有興趣學習的年輕人。

“近幾年有理科大學教授,領著一班學生組成破浪布袋戲(Ombak Potehi),將新舊元素融會貫通,並用多種語言呈現,以新潮方式將傳統發揚光大。”

黃細漢與蔡素珍都對該劇團的創新表示認可,希望有更多真正對布袋戲有興趣的少年人,可以向她們學習後將已是夕陽行業的戲班延續下去。

唯,她們也強調在學習劇目時,須有心及用心,缺一不可。

蔡素珍(右)與破浪布袋戲成員林雲濠交流。

報導:李琪雯
攝影:紀允賢

↓↓相關新聞↓↓

高興
高興
4
驚訝
驚訝
1
憤怒
憤怒
3
悲傷
悲傷
1
關懷
關懷
0

“鳴玉鳳”戲班

接班人

相關文章

陳良成籲更多年輕人加入華團 “成為華團組織未來接班人”

中元節歌台訂單 爆滿 接72場歌台

本网站将存储和使用您的 Cookie 数据,以改善在我们网站上的体验。
同意
mywheels
人氣瀏覽
Ic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