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山腳11日訊)受氣候變化、收成時間難預期等因素影響,本地蔬菜價格波動大,一兩天內就上下起伏,不像以往價格可以維持一至兩個星期後,才出現調動。
老橋巴刹蔬菜批發商劉瑞江說,幾乎所有蔬菜的價格波動都很大,比如今天一公斤賣3令吉的蔬菜,明天可能降至2令吉,後天又回漲至2令吉50仙。


他說,這主要是受氣候變化影響。比如以往年尾不會下雨,可以清楚預期在播種後,兩個星期後會有所成,隔天再重新播種。
“但現在的天氣卻難以預期,加上又有突發水災,影響了收成及產量。”
他說,以前的菜價是一至兩周才會調整,但現在一兩天,或兩三天,就會“跳上跳下”。
“我們也接獲顧客反映,為何今天一公斤賣3令吉,隔天就變回2令吉。”
他舉例,黃瓜早前一公斤賣1令吉,目前是3令吉;菜豆則從1公斤5令吉,漲至7令吉。
另外,他補充,泰國、印尼及中國進口的蔬菜,也受到運輸影響,導致供應短缺。
“本地進口的蔬菜,包括泰國的小辣椒、老薑、玉米心,印尼的包菜、芋頭,中國的紅蘿卜、菜花等。”
他說,由於疫情關係,進口蔬菜也需要嚴謹檢查,造成出貨比預期遲;此外,印尼早前已開齋節停工,當天蔬菜供應也短缺。
缺貨搶貨 過量丟貨
檳州菜農公會主席黃聯輝認為,菜商一旦缺貨就搶貨,過量就丟貨,是導致蔬菜價格近期波動較大的原因。

“當然,還有氣候影響,開花但不結果,缺少外勞導致產量減少,運輸費等因素。”
他以菜園價舉例,黃瓜在開齋節前一公斤售60仙,但開齋節後,巫裔開始做生意,需求量提高,一公斤漲至2令吉,若是零售價估計要4令吉。
他再以長豆的菜園價為例,3周前一公斤售1令吉50仙,但目前已漲至1公斤5令吉50仙,零售價則更高。
報導:陳明堅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