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因胃炎到私人醫院複診,醫生問診時間是下午2時30分至4時。在2時許抵達時,看診病人已坐滿候診室,護士一個個叫著病人名字,卻還是遲遲沒等到我。
結果,當天,我從下午2時,硬生生等成最後一名病人,直到下午5時30分,才正式見到醫生,不到15分鍾複診完畢。而在我前面另一位病人,也是中午12時等到了5時。
有很多人之所以選擇私人醫院看診,就為了不要像政府醫院沒日沒夜等候,但現在情況看來,私人醫院也好不了多少。
衛生部長凱裏近期剛宣布,要探討政府醫院象徵性收費5令吉製度,認為繼續收費5令吉,會為政府財政負擔帶來壓力,因象徵性收費僅占了總醫療支出1%。
但,政府是否考慮過,其實,這時代,並不是每個人都有醫藥卡。在萬物騰飛時代,若還要調漲看診價格,對於孤苦無依老人,或一些赤貧家庭,將是雪上加霜。
就如港劇白色強人內,許多香港人因無錢買藥,或等待就診時間太長,最終,不是病死就是承受不了壓力自殺。甚至,還有母親因孩子醫療費太高,而不惜與孩子共同赴死。
一個國家是否能給人民幸福生活,其實醫療係統是非常重要一環。畢竟,沒有健康的人民繼續為國家社會建設,是要如何發展前進成為現進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