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8年2月28日,莊俊隆以雙溪拉蘭中華學校家教協會主席,出席由吉打董聯會召集華小及國民型中學董家協的一場會議,此時的他隻是一個商人,一個家長,也隻活躍於吉中中華工商聯合會。
對於董總,董聯會,他是一無所知。
這場會議上,他向時任吉打董聯會主席傅振荃提出唐突的問題,包括“董總是不是隻是為了拍照,是不是為了勳銜。”
那一次,場面很尷尬。
但活動後,莊俊隆就開始去翻閱中文報,他剛好看到當時一家報社有出版一套關於華教先賢的書籍,他馬上下定,收到後開始認真閱讀。
同年3月29日,當時吉打董聯會要成立吉中華教發展工委會,莊俊隆在會議上繼續提出許多問題,傅振荃也建議他來當主席,他馬上說好。
這一晃就是14年光景,莊俊隆如今是董總秘書長,也是吉打董聯會主席,而一路走來,他並沒有後悔。
“我的性格就是這樣,我不要隻是講,凡事都要行動,所以當時決定參與華教時,我也是一樣的心態。”
■ 覺得獨中經營不容易 毅然加入新民獨中董事部
接觸華教後,他開始去了解該從哪裡開始,後來就覺得獨中的經營很辛苦,於是他毅然加入雙溪大年新民獨中董事部,直接成了副總務。
當時他也拉了一些吉中中華工商會的朋友,一起加入獨中大家庭。
不僅如此,他讓自己原本在國民型中學就讀的孩子,直接轉學獨中,其後其他孩子也一樣都是在獨中完成了中學教育。
他認為,若要把獨中搞好,身為董事不把孩子送到獨中,又怎能讓大眾相信獨中教育是好的。

■為了華教 永不缺席 莊俊隆感謝太太支持
莊俊隆說,2010年,他一次在台上致詞,太太坐在台下,他致詞中說到“為了華教,永不缺席,如果以後家裡有事,卻又有華教的活動,我會失約,選擇華教。”
“台上的我,和台下的她,當時都紅了眼眶,但我謝謝太太一直都很支持我和信任我。”
■孩子出國深造 主動回國 到公司任職
莊俊隆說,這一路走來,孩子在獨中讀完高中後就到海外深造。目前,女兒與兒子都自行決定回國,在其公司任職。
“我並沒有要求他們一定要回國或承接生意,但我相信是獨中教育讓孩子具備中華文化的底蘊,如禮義廉恥,尊師重道等和對於中華文化的情感。”
他說,其孩子也見證雙溪大年新民獨中一磚一瓦的發展,如今設備等更趨完善,校風更好。
■加入董總 推動改革
莊俊隆在2009年加入董總後接觸了統考,他提出課程改善,但面對的是“課本要改很難,我們沒錢”等理由。
“董總是負責統考的單位,而獨中課程課綱就是獨中的心髒。”
他也提出董總不能靠過去的人製,必須用製度,更有係統管理統考;2012年,統考的執行與管理業務獲得ISO認證,2014年統考也得到了ISMS認證。
他說,我國的華文教育隱藏危機,在整個生態尤其是中文師資逐漸減少,也將導致越來越多華裔子弟,放棄學習和考中文。
“或許接下來,華中的華裔師資比例會越來越少,這對於學校要維持華校的特征是有很大的挑戰,獨中會是傳承中華文化的教育製度,但能走得多久,也很難預測。”
董事部對於華校而言,其任務是保護學校,家協則是家長和學校之間的橋樑。董事部需要確保華小繼續維持華小特征,包括維持以華語作為行政用語,發揚中華文化,和負責硬體設施。


■傳承父親經商天賦 主動爭取掙錢機會
在經商方面,莊俊隆笑言,自己或許就是傳承了父親的基因。自小父親經營雜貨店,他耳目渲染,所以經商和數學都特別強。
他中五考完SPM後因家裡需要錢,於是他在等成績期間就去賣咖啡、賣鮮奶等等,反正看到什麽就賣什麽,都是主動去爭取、去問。
■曾申請不到本地大學 重考獲北大錄取
中六讀了一年理科後,他在第二年便轉為商科,幾個月就拿到全校最高分。然而完成大馬高等教育文憑(STPM)後的莊俊隆因申請不到本地大學,因此重讀一年。但他沒有回到學校,就開始專注去買賣各種商品賺錢。
“那時候做生意是沒什麽目標,也沒太大壓力,存到錢後就去澳洲工作。但到了澳洲工作不到一個月,大姐來電告知,我被大學錄取了,當時我倆也都在電話裏哭了!”
家人拿出一些積蓄,讓他成功進入了北方大學就讀經濟係。
■入北大第一學期 莊俊隆50令吉開店創業
“進大學的時候沒錢,才入學沒幾個星期,我的腦子就已開始想著要怎麽賺錢;於是就開始提供球拍綁線服務,第一學期結束,校方有開放允許學生租店,月租50令吉。”
莊俊隆找了2個會打球的朋友和一個巫裔朋友,開始租店做生意,自己則是大股東。
■為賣體育產品 學遊泳 打羽球 打網球
“一開始是賣體育用品,也提供羽球拍綁線服務,當時覺得自己賣這些產品,不會運動說不過去。於是我去學羽球、學遊泳、學網球,甚至在大學第4學期,我具備教小學生的教練資格。”
“後來就看到學校規定學生的穿著,我就開服裝店,賣長袖衣服和領帶,再跟朋友合作開複印店,又看到紀念品也有需求,也開始賣,就這樣一直做,騎著爺爺的老爺摩哆去檳城買貨等等,風雨無阻。”
他堅信,隻要有心,必然能夠排除萬難。
他說,大學時期,基於他平時都認真聽課,有時候3小時的考試,他用1小時作答就離開禮堂,就為了分秒必爭做生意,而成績還是名列前茅。
至於功課,一些小組作業,他則拜託朋友幫忙,然而有一次出了狀況,他因為不在本地,朋友交上的功課沒填到他的名字,最終那個科目被“當掉”,他只能重讀多一個學期,比大家慢一個學期畢業。
■畢業後第一份工作 為北大教職員管理合作社
1994年,莊俊隆大學畢業後獲得校方邀請管理大學教職員合作社經營的商店,擔任總經理。
他接受邀請,而這個職位,老闆和員工全都是巫裔,他是唯一的華裔員工。
“他們(老闆)很信任我,全權交給我管理,並允許讓我繼續在大學內繼續經營其他生意。”
他說,那個本來10年來幾乎沒什麽盈利的合作社商店,短短一年內就有盈利了。
2年後他辭職,1996年加入表弟的公司,在雙溪大年開始印刷生意。
■與表弟合股經營印務 堅持“品質、交貨、服務”3大方向
1996年4月1日,他和表弟開始合夥經營印務生意。他一直秉持“品質、交貨、服務”3大方向,去經營這個生意。
“我們的服務是沒有問題,但一開始是交給人印,常常會面對印錯、品質不好或無法準時交貨的問題。2001年在還沒買機器的情況下設廠,同樣的問題始終無法解決,直到2003年才買了第一台新機器。”
“以前我們都是靠‘嗅覺’,2004年我就嗅到市場不對,我們也創立了Excard,把名片通過網絡下單。我是國內第一家這樣做的業者,當時也被同行罵,說我把市場搞死。”
但之後數年,台灣香港的印刷商紛紛打入國內網上名片市場,以更低價格搶市。
在2010年,隨著印刷技術越來越成熟,公司也引入了個人化產品印刷機器,並成立一個個性化商品的網站,PIXAJOY也就此成立。
“早期的顏色名片可以1000張賣1000令吉,但現在只能買40令吉,市場就是這樣殘酷和現實。”
對此,他指出所以業者都必須與時並進,否則不進則退。他在創立Excard和PIXAJOY時都是迎合著整個市場消費者習慣的改變,做出的市場策略。
“如今,絕大部分生意和訂單都是在線上完成,隻有約2%的名片訂單生意,不是來自線上。”

■不後悔參與華教
莊俊隆坦言,因為參與華教緣故,他無法像過往,完全專注在生意上,對公司確實是有影響。
他坦言,一開始是已有思想上準備,知道做這個東西(華教)會辛苦。
“但我沒想到會這樣辛苦。”
他坦言,確實有一段時間,他日子過得行屍走肉,要在事業、個人和社會工作平衡,真的並不容易。
“但我並不後悔。”
■社會和家庭的事 想做就馬上去做
“或許有人認為,等有錢有閒,才來做社會工作,才來去旅遊去享受,這聽起來似乎也對,可是我還是認為,社會慈善工作和家庭,都不能等。”
“對家人難道就說,等爸爸有錢了才帶你們(家人)去旅遊,若是這樣,估計永遠都不會出門。”
他說,當年婚後在孩子才4個月大時,他就帶著太太和孩子去了東海岸島嶼旅遊。那時候還沒那麽富有,但就依據當時能力去遊玩,晚上直接打包行李,一路驅車到東海岸,這樣說走就走,對他來說,也就是一個旅遊。
“東海岸的島嶼,我們前前後後就去了十多次,一開始住的比較普通,後來能力許可就住得比較好。”
“我更希望讓孩子去體驗這個過程。”
■事業以印刷為主 不怕做新嚐試
回到生意,投入印刷行業那麽多年,莊俊隆始終未曾轉移方向。雖然過程中並非總是那麽順利,但他還是沒後悔嚐試,也不怕再嚐試。
2016年,莊俊隆的公司成立Xendnow 物流公司,也是吉打唯一注冊的快遞公司。
“創立Xendnow時,實際上也是因為其印刷生意需要更可信賴的快遞服務來確保服務品質,所以這些計劃,都離不開我根本的印刷行業。”

■莊俊隆:面對問題 要馬上行動
莊俊隆指出,他對待事務都是正面樂觀,面對問題的時候會立刻去行動,缺什麽就會找什麽,缺人脈就去找人脈,缺錢就找銀行,缺知識就去讀,不會輕言放棄。
他認為,做人或做生意,必須要有計劃,而要從商就應該避免太多不良嗜好,以免浪費力氣和時間。
“若有遠大的夢想,最好不要有不良習慣,包括沉迷手機或社媒。”
■人生很多事 都是賭注
莊俊隆指出,雖然賭博被視做不好,但人生很多時候,包括一些決定,其實都是一場場的賭局。
“如果要認真說,結婚也是一場賭局,我決定把孩子送去獨中,生意上的決定也好,其實或多或少,都有賭的元素。”
他說,他也會玩牌、會賭博,但隻喜歡可以自己做決定的遊戲。
“但很多決定,其結果也還是可以透過你的付出,有更高的機率,收穫好的結果。”
莊俊隆笑言,他也曾經是煙民,還是重度煙民,一天可以超過20根。
但從衛生部把包括咖啡店等場所列為禁煙區之後,2019年1月1日,他戒煙了,除了應酬之外,他平時會少量抽。
“我就是這樣的性格,雖然有人說戒煙很難,但對我,就隻是一個決定,都可以自我控制。”
■婚姻 家庭 需要用心經營
對於家庭,莊俊隆指出夫妻和婚姻,都需要經營,而他對於太太,總是有交代。
“我總會跟太太交代幾點回家,如有時候應酬,會交代今晚可能會喝酒幾點才會回,而太太也不會再撥電話或傳簡訊催我,我也肯定會根據我交代的時間,準時回家。”
莊俊隆也會安排家人一起去旅遊,跟著自己的父母、跟著嶽父嶽母、跟兄弟姐妹所有家人一起,以這樣的方式來保持家庭成員之間的親密、融洽與和諧。
他感謝太太與家人一直都把他照顧得很好。
“這事情就是這樣,我把他們(家人)都照顧得好,他們也會想要把我照顧得好好的,有時候太太和媽媽,還會搶著照顧我。”
■不怕子女輸在起跑點 盼他們贏在終點
對於子女,莊俊隆的看法是“我不怕你輸在起跑點,我們都要贏在終點”。
他說,出任雙溪大年新民獨中董事後,有一次孩子怕考不好會丟爸爸的面子,結果作弊被捉;對此他並沒有嚴加責備,而是去了解為何孩子會這樣做。
“我們都曾經年輕過,誰又不曾犯下錯誤,爸爸年輕時也有賽摩哆,我們是要讓孩子從錯誤中去學習。”
■重視人才 耗百萬令吉打造優質工作環境
莊俊隆重視人才,也相信人才是公司的最主要資產。因此他也特別用心在打造辦公室環境,讓員工更有歸屬感。
“我們有休閒吧、有各種運動和休閒設施,還有鞦韆、滑梯等等,讓管理階級的職員可自由使用。”

他說,打造這些設施,雖然讓公司花費了逾百萬令吉,但他還是想要如何打造更優質的辦公環境。
“為何要花那麽多錢去打造辦公環境,原因無他,我相信得到人心,員工有了歸屬感,就會為公司更努力。

■莊俊隆:鼓勵員工提升能力
對於一些員工辭職,說想要創業,他也會給予勸告。
“如對方連自己部門都顧不好,我會勸他先把手上的工作都先都做好,表現好,那就再多顧一個部門;而如果能夠把好幾個部門都顧得很好,員工還是要去創業、去闖,我會祝福和鼓勵。”
他說,有些同事為公司付出青春,他也會回饋員工的付出;有時就安排考察兼旅遊,主要還是讓他們去休閒放鬆。
“我們帶過同事去的國家包括台灣、香港、德國、比利時、紐西蘭和泰國等等。”
“我們也想要設計針對幾個群體的課程,如大學新鮮人、在職的、SPM、STPM的等等,也想跟大學配合,如果拿不到政府的技術課程認證,就先用閃電公司名義發出認可證書。”
他說,或許有一天,這些員工離開了公司,還是可以憑著公司發出程證書,證明自己的專業和技術,得到更好的薪酬待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