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檳城17日訊)檳城消費人協會、大馬自然之友及檳城論壇聯合指出,南部填海計劃的環境影響評估(EIA)中的經濟估價與實際價格不符,炮轟EIA的估價能被獲準。
檳消協主席莫希丁阿都卡迪、大馬自然之友主席米娜絲拉曼及檳城論壇代表邱思妮,今日聯合文告舉例,最新獲批的EIA,將2022年蝦的單價定為每噸6000令吉,即每公斤6令吉。
“但是曾買過蝦的人都知道,蝦的市價比EIA記錄價格,是高出10倍。”

文告說,州政府最初的藉口是填海以便融資交通大藍圖計劃,不過隨著團結政府上台後,此理據已不複存在。如果需要土地發展,威縣有12000公頃土地。
文告指出,該環境評估沒有考慮檳城漁村被毀後,波及3000名漁民的後果,也同時影響消費人獲得魚蝦等漁產。
文告指出,前環境局總監曾在2019年6月25日發信提醒州政府,指檳南填海將“對泥灘生態係統、漁場、海龜登陸區、虎嶼島(Pulau Rimau)一些珊瑚礁,造成永久和後遺症影響。可對漁業資源、漁業與國家糧食供應安全構成持久威脅”。
“環境評估罔顧這些警告獲準,說明其程序的獨立性和客觀性。”
文告說,有關該計劃的生態補償總體規劃,如加強工程周邊的海洋生物多樣性,然而這些重建的實驗是無法替代,比如泥灘、珊瑚礁和漁場,被歸類為“取舍”,實際上是永久被消失。
該3大組織始終認為填海計劃是不合理,堅決反對毫無根據的填海計劃,再呼籲中央政府和州政府撤除填海計劃。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