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檳城21日訊)在各大超市及霸級市場換上新春裝飾迎農曆新年之際,喬治市一家專供應裁縫用品,包括各類紡織用品丶針線和珠串丶紅包封丶金紙等原料的裁縫手藝店鋪,將在農曆新年後“熄燈”。

往年,這家位於仰光路(Jalan Rangoon),已有46年曆史的“新順利裁縫手藝商”,都會掛滿由業者妹妹親自折疊的新年掛飾,如燈籠丶花球丶針織品壁畫丶對聯丶吊飾等。

如今結束後,業主計劃將店內的部分裁縫及手藝用品,包括各類紡織用品丶針線和珠串丶紅包封丶金紙等原料,贈予慈善機構及孤兒院。

66歲石嘉欽接受《中國報》訪問時說,八十年代初,手工藝品行業受到追棒時,他們也曾開設手藝班,教授手工藝品製作課程。

他說,由於當時本地有許多製衣工廠,再加上盛行編織圍巾丶紡織品製作潮流,生意真的是無人可比,非常紅火。
“今時不同往日,如今的時下年輕人都不喜歡手工藝製作,反而多半時間都在玩手機及上各種網絡購物平台。不過,也有熟客告訴我,購物平台的物價雖然便宜,但不比實體店來得真實且富有手感。”
育有一對子女的石嘉欽說,由於子女也有自己的事業,而妹妹也已經63歲,也是到了退休年齡,因此他們選擇結束營業。

他說,目前店鋪內的貨品正在整頓中,若有熟客前來購買,都會以人情價出售。
“我們希望,有緣人能延續使用這些裁縫貨品,避免這些手工藝品成了廢物。”
攝影:黃嘉禾
“照片中的嬰兒,您在哪裏?”
石嘉欽說,20多年前,該店有一名才幾個月大的嬰兒製作畫像,如今對方也已成年,他希望對方能回來認領有關畫像。

他也提到,他13歲時就跟隨父親石順福打理裁縫及手藝貨品,1977年新順利店鋪在車水路創業,1982年才正式喬遷至仰光路現址營業至今。
他坦言,要結束自己經營了大半生的生意,的確有不舍和惋惜,而傳統手藝已日漸式微,成為夕陽行業。
“生意還是可以做,隻是不能大富大貴。”

他說,“新順利裁縫手藝商”“是由他和其妹妹石玉鳳共同打理,他負責營運采購和日常零售的業務,而妹妹則專注於手工藝上的製作與指導。

他歡迎若有需要手工藝品者或慈善機構,可致電聯絡他(016-4904863)。
“正式‘熄燈’前,我們依舊會在每周一至周六早上11時至傍晚6時營業 。”
報導/攝影:黃嘉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