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檳城22日訊)首相拿督斯裏安華政治秘書曾敏凱說,人們采取應對氣候變化的措施,不能隻是從“投資回酬”角度來看,因為這些政策或許無法惠及這一代人,但可能讓下一代人獲益。
“以私人公司為例,若對於某項新科技或能源的投資,要在50年後才能獲利,那麽他們可能就不要做了。他們可能想,如果5年10年能賺錢,就值得去做。”

但是,曾敏凱提醒,在采取促進永續發展的政策時,應理解到氣候變化是社會及全球課題,不是個人問題,應宏觀看待。
“或許需要花上20丶30年才看到成果,但我們也應該去做,這攸關人類存亡的問題,不是用‘投資回酬’來看,認為自己享受不到成果,所有的努力都不值得。”
曾敏凱今早在理大出席“通過大馬教育促進永續發展”研討會時,這麽指出。
曾敏凱說,在討論氣候變化及應對措施時,也應該考量國家現有情況及條件,而不是不切實際地僅僅探討其他國家有多強的政策。
“擁有知識固然重要,但我們應該將現況納入考量,探討一些我們可以立刻進行的永續措施,否則討論隻會成為空談。”
出席者包括理大教育係院院長拉希蜜副教授,以及檳城綠色教育工作者協會主席許子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