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山腳1日訊)600餘件回收舊神像、神牌、香爐,經辦法會後焚化為一縷輕煙,以免遭到遺棄荒野的命運。
《中國報》走訪威中2間提供回收舊神像服務的廟宇,即武拉必甘榜勿刹的大山腳震山閣老佛,及峇冬丁宜的峇東丁宜(旺梨山仔)永樂寺慈悲娘娘廟,了解到兩廟至今各回收超過300件各類舊神具。
舊神像分別來自家裏和廟宇,民眾拿去回收的原因眾多,包括陳舊、不適用、租戶搬遷、祖屋清空及個人原因等;眾多神像之中,竟也有人把龜裂的招財貓拿來回收。
拍攝:羅健傑


兩廟過去回收的舊神像,有來自檳城、大山腳、北海、吉打居林、北霹靂巴裏文打;其中,最遠有來自雪蘭莪巴生、吉隆坡和森美蘭等地的民眾,將舊神像郵寄到大山腳震山閣老佛回收。
由於社會對此回收措施反應良好,大山腳震山閣老佛考慮引進機器以提高回收效率;峇東丁宜(旺梨山仔)永樂寺慈悲娘娘廟也計劃設立回收箱,分門別類處理回收的神具。


兩廟是自去年7月起,配合馬來西亞道教總會推出回收舊神像服務。
大山腳震山閣老佛主持陳明洲受訪時說,該廟前後舉辦法會,總共化掉(焚化)4批回收的舊神具。
“我們以有尊嚴的方式妥善處理,如今正收集第5批神像。”


慈悲娘娘廟理事會總務王振吉受訪時則透露,該廟去年8月收回230尊神像及香爐數十件和其它神具,經法師頌經退靈奉送諸神列佛返回天庭。
“民眾反應相當踴躍,去年尾我們也有回收及化掉10餘件,近期再回收20餘件,最近也有善信專程從檳島拿3尊伯公、財神爺、觀音神像來回收。”

珍藏修複 也有助環保
兩廟在回收舊神像過程中,偶爾發現具有曆史價值或獨特造型的神像,就會加以修複珍藏,或供研究用途。
若有緣人到廟裏參觀,在回收的眾神像之中屬意某些神像,廟宇負責人也允許民眾把神像“請”回去,畢竟這有助於減少隨地遺棄的情況,避免浪費神像資源。
陳明洲說,該廟多數由民眾“請”回去的神像,以關公居多,其次是觀音、大伯公、泰國神像及佛牌等。
“也有一些神廟是邀請我過去修複神像,如果舊神像可以繼續使用,並獲得民眾‘請’回去,那也是響應了環保。”
此外,王振吉說,該廟所收到的神像之中,不乏有數十年曆史的金身,去年有收到一小尊造型獨特的伯公神像,修複後連同數尊神像珍藏起來,這無形中也是減少資源浪費。


每尊神像背後 都有故事
在料理善信拿來回收的神像時,陳明洲往往都會了解到,善信汰換舊神像原因眾多,每尊神像背後都有故事。
他說,有的善信要移民到國外,不再居住大馬,因此把神像帶來回收;有的善信是清理祖屋時,把祖輩膜拜的陳舊神像送來回收,因長輩往生了,各有家室的後輩子孫清空祖屋;也有諸事不順者換神像。
“有時是屋子的租客搬離或換租客,屋主將前租客留下的神像拿來回收,比如地主公神像。”
他也有接到民眾來電要求上門處理神像,這方面會視情況處理,地點太遠不便舟車勞頓,畢竟平時要打理廟務。
“這主要是不懂得處理舊神像,又擔心冒犯神明的民眾。”


神像材質各異
民眾送上門進行回收的舊神像材質各異,有易於焚化如木製神像,也有難以焚化如銅製神像和香爐等,這兩者處理起來較費力,必須先敲碎了再焚燒至熔解。
陳明洲說,該廟將探討引進一台攪碎機以提高回收效率,將有關在處理時有一定難度的神像,絞碎後再焚化,比如有的神像是銅製且實心,處理起來就要多一些工序。
“相關機器一台要價2萬8000令吉,因此廟宇理事會尚在討論中。”
他說,多數送上門的神像已是空身,但該廟仍然辦法會,一般上是在神明千秋寶誕時,辦法會處理。
他指出,由於回收舊神像取得良好反饋,未來會繼續回收,與檳州政府配合推廣。
陳明洲與王振吉異口同聲認為,隨著廟宇提供回收舊神像服務,隨地亂丟神像的現象會有所減少,也盼借助媒體的宣導教育民眾。

去年多人 換舊神像
陳明洲說,該廟去年12月收到不少人汰換神像,許多民眾迎新年換舊神像,也有接獲興都廟送來的舊神像。
回收神像服務推出後的這段期間,也有令他哭笑不得的情況出現,比如民眾連拜神用的杯和茶壺都帶來回收,但實際上仍可繼續使用,並不需要回收。
“甚至也有人誤解以為是資源回收,結果載了大量的紙皮、衣櫃和衣服來,我隻好向對方說明這裏隻是回收神像。”
他補充,民眾拿神像來回收時會樂捐,所獲一分一毫皆用於法會以化掉神像。
“最重要是處理舊神像的觀念要擺正,包括指導民眾采用妥善及正確的方式處理,而非就此棄置在樹下,因此各方必須攜手共進,我們也會教導民眾,如何正確處理不要了的神像。”

亂丟損拜神信仰形象
王振吉說,隨地亂丟神像的行為,除了引起環境衛生問題,淪為蚊蟲滋生溫床,更嚴重的是給其他宗教人士或友族留下不好的印象,產生誤解。
“這有損拜神敬神信仰的形象,也對神明不敬,畢竟神明也有尊嚴。”
他呼籲廣大的民眾,不要使用的舊神像、土地公神牌、天公牌、香爐等神具,切勿隨地亂丟在樹下、垃圾桶、路旁,也不要趁人沒注意時丟棄在廟宇,應聯絡該廟以回收處理。
“我們有法師可以協助民眾處理,而且不會為此特別收費。”
他補充,至目前未有接獲友族或威省市政廳,來電要求協助處理遺棄在荒野的神像。
欲回收舊神像者,可聯絡王振吉(012-4737960)及慈悲娘娘廟財政許振豐(019-4487866)。

廟宇堆積 上百尊神像
王振吉說,慈悲娘娘廟於去年8月間,就焚化多達230尊神像,當中許多是來自威南的一間神廟,該廟堆積了許多民眾遺棄的神像。
他說,該廟當時舉辦一場法會化掉這批神像,道總檳州分會總秘書陳源勝道長、中國福建夏門華僑大學國際關係學院講師王趙遠教授、武拉必區州議員王麗麗、威省市議員王澤欽、道總、州分會及廟宇代表等,皆出席見證。
他指出,該廟所收到的神像,材質多數是陶瓷、纖維、石膏、木材,都能化得掉。
“如果有收到印度神像、釋迦摩尼佛,我們的做法是,聯絡興都廟或佛堂,各別交給他們采用適當的方式處理。”
報導/攝影:羅健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