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北马头条 | 因二战前曾有洋人开牛场 巴东仑武新村 也叫 牛场 | 中國報 China Press
  • 首页
  • 告别式
  • 中国报 CPTV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今日北马头条 | 因二战前曾有洋人开牛场 巴东仑武新村 也叫 牛场

    (巴东仑武10日讯)巴东仑武新村(Padang Lembu),也叫做牛场,是吉打州最大的华人新村,距离双溪大年约30公里,巴东仑武的得名,是因为当地在二战时代之前,曾有洋人公司在这里经营养牛场。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中国报》在巴东仑武新村发展及治安委员会主席杨和顺的穿针引线下,拜访了76岁的林玉财先生,林氏的是属于最早在村内居住的一批本地人,即在紧急状态和二战前就已在巴东仑武居住。

    巴东仑武新村。

    林玉财说,其外婆1935年到巴东仑武开设“和兴”杂货铺,他虽然出生于1948年,但也从外婆和姐姐的转述,得知关于一些巴东仑武日战时代之前的情况。

    “根据长辈们阐述,在日战之前,巴东仑武的附近,就有外国公司在养牛(根据其他资料是瑞士雀巢公司),当时村里所谓大路,也只是能供牛车行走,但养牛场后来也没了。

    “在日军入侵之前,村内比较集中的只有约30来户,华裔居民都是散居四处,有水源的地方,他们就可住下,但在开始颁布紧急法令,散居在四处的华裔,都被逼迁到巴东仑武集中区,当时就有了逾百户。”

    林玉财展示巴东仑武新村在紧急状态下,对居民实施的管理模式。

    “在颁布紧急状态时,英政府迅速在村子,围起两个相隔40尺宽,装满铁丝尖刺的围篱,而这40尺宽的空间,政府就安排了本地人养的牛进入吃草,以遏止杂草丛生,方便监督村民。”

    林玉财说,当时村内有英军驻扎,军人所住的地点就是现在的警察局,对面就是一个‘移民官’办公室,移民官是一名会说福建话的华裔,从外地委派到村里,负责解决和了解村民大小事务。

    英军曾派枪给人民抗日

    林玉财说,英国政府也曾不分种族分派枪械给予民众抗日,但在日军战败后,马共和英政府谈不拢,马共从原本抗日变成抗英,英政府有下令缴械,但并非每个人交回。

    他说,英国政府非常聪明,在抗马共的期间,也派发了橡胶树苗给村民,让村民去耕作,而这举措也有效让村子周围的森林有人去拓荒管理,不杂草丛生。

    他说,村内有许多英军,每个星期会有分批离开村子巡逻,一批约有60至70人,他们都是大背包出门,外出巡逻一次就一周。

    警长遭枪杀 英军上门检查

    林玉财说,在他还是孩童的时候,英政府有警长遭到枪杀,当时风声鹤唳,村里不停有福建话广播要大家立即返家,不久之后,英军就上门检查。

    “他们来第一次,确定屋里的人数和没有匿藏马共人员,约一小时后又来了第二批,两次检查都在门外留下几号,同时也评估米粮所需,并发了两张各白色和褐色的纸张,记录的事居民可购食油和白米的固打。”

    “当时村民要倒杂货店购买米粮食油,都必须拿着纸张去买,若真的不够,就只能想办法找邻居借纸去买,这些严格的控制,都旨在阻断居民接济马共。”

    村分红绿 跨区需换证

    林玉财说,村内也分成绿红两区,要到不同区工作,就必须到移民官哪里换不同色的通行证,否则被逮到也会被审问。

    林玉财所指的木条,也是在解除戒严之后,从村子围篱拆回家使用。

    “白天,要到村外劳作的人,都必须先去移民官哪里登记,再经过篱笆的检查站,分成男女被仔细搜身,大门傍晚7时就会关闭,若迟回就必须去附近警局叫人来开,也会被审问为何迟归。”

    “所有出入都有记录,回来新村内,一定要去移民官那边报到。”

    他也指出,也有村民被怀疑与马共分子有交流而被逮捕,也被遣返到中国,而这些人与本地家人一分离,就是数十年。

    他说,这段戒严的期间,一直延续到独立,而在英军撤离后,许多村民也开始拆除铁围篱的木条等,拿回去家里当建材,而他家里也有保留这些木条。

    “当不需要再过戒严的日子后,大家都是非常开心,终于迎来了自由。”

    福德祠是巴东仑武地标

    在巴东仑武,最大的宗教机构就是福德祠,成立于于50年代,初期只是一个小小亚打屋,如今也是巴东仑武的地标。

    林秋顺(左2)指出巴东仑武福德祠最早的外观照片。左为福德祠理事陈锡荣,右为杨和顺。

    福德祠主席林秋顺受访时指出,巴东仑武的村民,在紧急状态的时候,从各地被搬迁到此地,大家在当时政府分配的土地上劳动耕作,种植橡胶、养猪养鸡鸭,也有人种稻。

    他说,除了福德祠,村里也有德教会、佛教会等,后来也有年轻人参与的青团运和义务消防队等。

    巴东仑武福德祠美轮美奂,节日时也会很热闹,平时居民也会来上香膜拜。
    巴东仑武福德祠的旧庙外观,庙宇简陋。

    巴东仑武新村目前还有约400户,以潮州人居多,少数是客家人和福建人,也有一些友族包括暹人等。

    他说,福德祠共经历2次翻建计划,最后一次翻建在2014年10月盖建完毕。

    如今的福德祠非常美观,每逢佳节及中元节皆是村内最热闹的地方,平常也有村民前来祭拜。

    曾烧毁7店 促成立义消

    1990年4月29日,巴东仑武一场火灾,烧毁了7间店屋,受灾村民的财物损失历历在目,这场火灾也促成了成立义务消防队成立,1992年购买了第一辆消防车,从此承担守护家园及扑灭火灾的重任。

    巴东仑武义务消防队,在会所旁安装了地下水设施和水槽,让居民在面对断水时,可取干淨水使用。

    该队在2023年添购1万公升消防水槽车,目前,该队有3辆消防车。

    在巴东仑武,一些地区也曾会偶尔断水,义消队员有时下班后,也需要出动派水,因此该队在2021年4月,在会所旁增设以地下水为来源的大水槽,除了可随时让居民在有需要时取水,也作义消防队平时用途如清洗消防车或为水槽车进行输水。

    巴东仑武义务消防队会所,位于大路旁,数十年来肩负着保护家园的责任。

    该队队长林瑞兴说,基于村内缺乏工作机会,年轻人大多在外工作,因此义消队也面对人力挑战。

    马华学校 原名农立学校

    巴东仑武马华学校创立于1946年,原本校名是“农立学校”,旧校址是目前警察局的左邻,只是一个独立式的亚达屋,创校初期只有约20名学生。

    巴东仑武的村民与日俱增,在当时马华公会主席林延光局绅的落力协助,村民的踊跃捐献进行扩建,学生人数增至百人,学校也易名“马华学校”。

    新校舍(现有校址)在1967年落成,学生逐年增加,至1985年曾接近600人。

    马华学校也曾经是全国知名的乒乓选手摇篮,栽培过多名优秀的乒乓运动员。

    90年代开始,学生逐渐减少,2020年,该校学生仍有逾200人,目前马华学校共有约170名学生,华裔占6成。

    然而,在各方包括私人界、社团和校友的支持,在该校就读的学生,可以享有各种教育资助,如大众金行慈善基金会给予的马华学校助学金、班级名次奖、黄惠城奖学金、风茂集团给予的考华语奖励金、光明计划、顺德坛教育援助、在比赛中能代表州或国的学生,也会获得奖励。

    稀果园因网红前来爆红

    牛场稀果园是由村民陈顺发创设,在2023年2月因为网红马来堂哥前来而爆红,同一年8月经过修缮后重新开放,而这个果园装载的事陈顺发的农业梦,和其在农业的部分研究成果。

    陈顺发是一个“农二代,他没有高学历,也不是农业本科毕业,但自小跟着父亲打理果园,却对农业有深厚的兴趣,热衷于在农业上不断寻求突破和创新。

    他在2017年萌生在热带国家种植四季水果的想法,就将葡萄、梨子、桃、柿子、猕猴桃、苹果等带入大马种植,并希望有朝一日可以驯化成为大马的品种。

    游客可在牛场稀果园品嚐果园自种的莲雾、人心果、番石榴等。
    陈顺发以科学原理,制造四季成长环境,也让游客可随时看到结果的葡萄。

    大马一年皆夏的气候是最大的阻力,但陈顺发以科学原理,制造四季的生长环境,从首轮数十个品种栽培,次轮的品种特性试验和淘汰,每一轮就是3年,漫长的过程中,成果也犹如开盲盒,整个过程都耗费巨额资金。

    稀果园每周迎来多辆巴士

    陈顺发的努力并不白费,稀果园得以在2023年开放,其中葡萄为主要生产果树,其余还有人心果。莲雾、番石榴等,葡萄品种则有都有迷纷香葡萄(Jupiter)和迷姑娘葡萄(Baikonur)。

    如今,牛场稀果园每个周末也会迎来许多辆巴士的顾客,除了与葡萄打卡,访客也可以吃点自家栽种水果,或喝限量版的葡萄果汁,或购买葡萄酵素等

    陈顺发的女儿陈春韵(35岁)说,稀果园仍在不断进行改善加强,旨在让大家有更好的体验,他们也会继续规划更多的活动。

    杨和顺说,稀果园带来的游客,都有也促进了巴东仑武的饮的经济活动如饮食业。

    陈春韵(左)和杨和顺,都希望牛场稀果园能继续为牛场带来更多旅游效益。
    牛场稀果园的一个象征“牛场”的打卡点,牛雕塑造型就是奶牛。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本網站有權刪除或封鎖任何具有性別歧視、人身攻擊、庸俗、詆毀或種族主義性質的留言和用戶;必須審核的留言,或將不會即時出現。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