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阅读障碍难消化 特殊教育 快不得 | 中國報 China Press
  • 首页
  • 告别式
  • 中国报 CPTV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有阅读障碍难消化 特殊教育 快不得

    (槟城23日讯)“对于特殊儿童,教学不能持续输入太多,需一步一步慢慢来。”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大马社会福利局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1月全槟约有1万1612人,而全国拥有23万5731人面临学习困难的障碍。

    槟特殊儿童中心(BOLD)课程协调员谢碧璇接受《中国报》专访时说,上述数据虽并未只指向孩童群体,却也足够引起社会大大的关注及觉醒。

    谢碧璇。

    她说,特殊儿童有阅读障碍,是他们脑内过滤及分解信息的步骤有别于常人,而需要更多时间去消化。

    她说,阅读障碍黄金治疗期在幼儿至小学阶段,因此该中心及北海分中心,皆独立开办阅读课程及华文与马来文阅读营长期活动,旨在通过讲故事及玩游戏等活动,激起儿童对阅读及学习的兴趣。

    她指出,该阅读营仅开放予6至8岁且母语符合的儿童参加,且为了能让更多的特殊儿受惠,该营限制每名学生最多只能参加2届。

    她说,由于每届2周的阅读营时间太短,因此她们都会鼓励阅读营参与者加入阅读课程,可惜的是,每年仅有20至30%学生参加。

    她也说,阅读课程时长约1至3年,会依据儿童的学习媒介语(华语及马来语),以不同的基础教材及方法,协助儿童掌握基本的阅读能力。

    她指出,在该中心接触的儿童中,部分特儿并非只有阅读困难,通常会随着其他特殊需求如,自闭症、唐氏症、多动症、感统失调及语言障碍等。

    “若遇见上述情况,通常我们无权去针对上述症状,提供具体治疗方案,因此会向其家属建议,先转接到相关机构去进行专业治疗。”

    多元感官 思维技能教学

    谢碧璇解释,该中心现用的2种教学,是多元感官及思维技能教学,多元感官教学旨在透过调用五感的方法进行教学如,讲故事、使用字卡教学、问答等。

    槟州特殊儿童中心对特儿进行教学时用到的教材。
    槟州特殊儿童中心对特儿进行教学时用到的教材。

    “思维技能教学则是透过多元感官的方式,加强学生对于个别单字的印象及联想能力,来达到识字的目的即,以会的字学习不会的字,同时也可刺激大脑,使头脑网络变得发达。”

    她说,现在该中心课程都以为上教学方式进行,每堂课1小时,每周2至4堂,而课费1月约50令吉,B40群体可获免费优待。

    她指出,不同儿童的阅读障碍严重程度不一,轻微者在几天或几周内能学会一个单词,严重者则需超于1月的时间才能学会,但学生课程毕业后平均都能够阅读简易 文章,或写一些短句,对比初期会有很大的进步。

    对外教学 培训外界人士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槟特殊儿童中心专注对外教学。

    谢碧璇说,今年起,该中心已转变运营方针,专注对外界有意人士进行培训,让他们拥有自主引导特儿的能力,而非只是将特殊儿童聚集到中心进行密闭式教学。

    槟州特殊儿童中心提倡对外培训教学,少有学生到中心上课。
    槟州特殊儿童中心后院,以往是为学生准备的游玩之地。

    “这不仅能够促进特殊群体融入大众,也可达成该中心意在社会中,提高对于特殊需求群体意识觉醒目的。”

    她说,该中心顾问陈建晖是阅读课程的领导人,主要负责设计华语及马来语教材,同时制定合适特殊儿童的教学方针,教予义工教师们。

    她说,该中心现有12名执行委员、1名主席、1名顾问、2名全职员工及20名团队队员即,义工教师。

    她指出,该中心现有义工教师多数在30至60岁,义工教师最重要的条件是有爱心、耐心及愿意遵循该中心的教导方法,才能更好地引导特殊儿。

    共教导5000学生

    槟州特殊儿童中心,除槟岛总中心外,北海有一家分中心,2家中心包括与亚洲社区服务(ACS)联合服务至今,共有5000名学生,而今年约有100名学生。

    该中心在1998年属于槟州教育理事会(PEC)的成员之一,后来该中心现任主席兼创办人之一的陈绿漪博士,与Brother John D’Cruz共同成立12个有关特殊需要的工作坊。

    工作坊于2002年以槟岛121间小学,1万3332名即当时槟岛近50%的1年级生,为抽样展开有关特殊需求儿童的研究。

    研究结果发现共有1254人,即9.4%的学生有特殊需求及学习困难的情况,至此工作坊积极参与讲座会及展开对外教学,提升对特殊需求人士的介入及干预行为。

    该中心于2008年向社团注册局正式登记为非政府组织,隔年因拥护共同理念,与ACS签署谅解备忘录成为姐妹协会。

    槟州特殊儿童中心成立至今迁址4次,现与亚洲社区服务(ACS)共用现址。

    该中心现址是由ACS提供。

    设早疗中心 助0至4岁特殊儿

    谢碧璇说,该中心也积极与亚洲社区服务联办早疗中心、融合活动,及JOM流动玩具图书馆等多项活动,并确保活动能够长久发展的可能性。

    她指出,早疗中心是为0至4岁被发现有学习障碍、发展迟缓或两者兼得的幼童开办的活动,而融合活动是希望通过与幼儿园及学校的合作,让特殊儿童融入主流学校。

    她说,该中心也会定期出版刊物,以提升老师及父母的意识及知识,同时专员也可到校或幼儿园提供必要支援。

    槟州特殊儿童中心,曾出版多个读物。

    至于JOM流动玩具图书馆,则是旨在通过推广游戏,鼓励自发性学习的活动,会有客货车载着各种有益于特儿的玩具,到偏远地区供给患上严重残疾的儿童,或槟州特定的社区康復中心(PDK)。

    特殊儿童家人也需关心

    特殊儿童家人也需要喘口气!

    谢碧璇说,该中心向来以关注家庭整体为中心,虽为特殊儿童中心,但同样关注特殊儿童父母及其兄弟姐妹。

    因此,该中心也有提供喘息看护服务,为任何年龄的残殊儿童家庭所设,旨在提供安全清洁及充满关爱的环境予儿童,同时让其家人拥有可喘息空间。

    她也说,以往该中心曾举办过一届特儿手足营,聚焦特儿兄弟姐妹,提供一个情绪出口,让人瞭解特儿亲属,同样在面对的各种各样的心理及外界压力。

    槟州特殊儿童中心提供空间,予儿童进行群组玩乐活动及玩耍。

    报导/摄影:陈海恩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本網站有權刪除或封鎖任何具有性別歧視、人身攻擊、庸俗、詆毀或種族主義性質的留言和用戶;必須審核的留言,或將不會即時出現。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