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浮羅交怡海底水管從多年前就面臨破洞問題,根據2020年的新聞,該海底水管有23處有破洞。
這些破洞是因為漁船拖網拖損、被船錨擊中以及水管本身老化,導致水管破裂。
當時吉打州務大臣拿督斯裏莫哈末沙努西指出,吉打從中央獲得一筆5000萬令吉的撥款,作為維修海底水管工程,同時也申請多一筆撥款作為審計費用,以確保維修工程的可行性,確保維修過程,不會面臨水壓過高導致新的破損出現。
如今來到2024年,交怡島的海底水管仍沒有修好,而每天從內陸輸送到島上的水源有6200萬公升,但是當中的3200萬公升因漏水而流失,屬於無效益水,也浪費資源。
沙努西數天前指出,當局或將訂製客製化的管道對齊夾,解決水管破洞問題,工程會盡快展開。
這破洞相信並非一瞬間的事情,為何相關單位未在發生一處破損時就進行維修工程,而是待問題變得嚴重後,再來進行維修,而且維修還不能即刻展開,問題來到今天仍未解決。
在這就想問問,有關單位在建造海底水管時,是否有考量到維修的問題?這些年是否有在進行維護工作?為何來到今日,維修工作反而成了一個難題,需要拖延多年才能完成。
數天前,國家天災管理機構指出,目前隻有有吉打州瑪魯水壩的蓄水量,仍處於危險水平,水位低至28.5%,是全馬最低。
因為海底水管漏水,浮羅交怡長期水供不足的問題,因此當局需通過島上武吉馬魯水壩處理生水。
作為世界知名的旅遊勝地,浮羅交怡竟然面臨水供的問題,州政府聲稱要吸引更多遊客來到交怡島,但是卻未能解決水供不足的問題,試問如果遊客來到島上,卻無水可用,屆時肯定對島嶼的印象是大大折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