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檳城12日訊)過去一周,肉雞供過於求,導致價格下跌,即便如此,市場買氣依舊冷淡,未催穀起一股“買肉雞”的熱潮。
《中國報》記者今日走訪七條路與日落洞巴刹,受訪肉雞攤主都表示,肉雞價格下滑主因是供應過剩,導致價格出現下跌情況。不過,他們也表示,盡管已進入中元節農曆七月,但肉雞銷售量並沒有隨著祭拜“時節”到來,增加買氣。



日落洞巴刹肉雞攤員工顏文傑(18歲)說,肉雞的確有跌價,不過光顧其攤位的顧客人數還是一樣,沒什麼增加。
“據我了解,1公斤肉雞價格,有下滑近2令吉左右,價格下跌時長,也應有1至2周了。”

他說,目前其攤位1公斤肉雞價格是10令吉50仙,甘榜雞1公斤18令吉。

他認為,是農場供應過剩,導致肉雞價格有所下跌。不過,甘榜雞的話,則還是維持一樣價格。
他說,降價不僅有利於消費者,對商販而言,也有同樣益處,因為這下可以用更廉宜價格,收購肉雞。
“但是,肉雞再便宜也好,隻要沒有顧客,也是完蛋。”
他說,以往農曆七月,許多民眾因有祭拜等需求,肉雞攤生意會比平時來得更好。如今,民眾在祭拜儀式上要求盡量從簡,這便間接影響其生意銷量。
“即使是在周末,我們的生意也不見得會比其他日子好很多。”

肉雞攤主陳先生(52歲)每日早晨5時開始營業,他說,或許是肉雞剛跌價不久的關係,所以還未掀起購買雞肉的“熱潮”。
吳麗萍:生意量更多取決於餐館生意


七條路巴刹攤主吳麗萍(50歲)指出,肉雞價格下降,在催穀買氣上其實不見得會有太多幫助。
“肉雞價格下跌有至少1星期了,可如今在家煮食,和因為農曆七月祭拜而采購肉雞者,可說是越來越少。”
相反的,她說,餐館生意有起色的話,其攤位生意亦會跟著看俏。
“當餐館生意好時,對食材就會有更多的需求量,肉雞銷量自然就跟著上去。”
她說,其攤位目前情況是,當碰上假期或周末時,生意會有所上漲,因為這時會有更多人選擇出去外食。
另,她說,現在售賣肉雞的攤販,基本上都是和批發商購買,已宰殺並處理好的雞隻,所以在議價方面,也不是完全由攤販們說了算。
一位不願具名的肉雞攤販認為,雞肉價格下滑,不會促使攤販利潤增加,因為雞肉的批發價格下跌,其零售價亦需要跟著調整。
他說,目前其攤位的1公斤肉雞售價為10令吉80仙,雞腿部分為18令吉,雞翅則是16令吉
報導:譚永亮
攝影:楊瑞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