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山腳4日訊)負擔太沉重!
政府落實國內勞動力市場每月最低薪金製從1500令吉提高至1700令吉,加上外勞公積金政策,叫聘請多名員工當助手的餐飲業者負擔太沉重,尤其當前生意不甚理想,要調高小販攤租也不是、要漲飲料價也不對,業者陷兩難,還盼政府體恤經商辛苦。


大山腳點心城業者陳偉和今日受訪時說,他只能走一步、見一步,想方設法應對,最後若別無選擇下,才會不排除調漲產品售價如飲料價應付。
“不過,當前市場生意不見得好,即便飲料漲價10仙、20仙,也不能彌補開銷;要漲攤位租金,卻又擔心小販賺不到吃。”
他說,他經營大山腳點心城擁有48個攤位,今年5月在威南擴充點心城2.0有30個攤位,並以發月薪方式聘用員工,剛申請了增加外勞人手顧店以便應付接下來2年的營運,政府政策無疑加重營運成本,影響非常大。
“兩間店目前有30名員工,絕大多數是外勞,如今除了要給較高的最低薪金,明年還有外勞公積金需付,而且還要落實電子發票係統。”
他說,該店攤租是最大收入來源,相比之下,飲料還不算最大;成本方面,最大開銷是工人的薪水,還有地點租金和高昂的水電費。
“最近3個月來生意減少約30%,主要原因是七月中元節、九皇誕四處都有食肆,分散客源,天天下大雨導致民眾出門不便。”


他希望政府能體恤帶動市場的商家,不至於讓業者經營得太辛苦,如今他只能繼續努力拚。
“調漲最低薪金製對打工一族固然好,但外勞公積金政策實不該落實,除了會加重業者成本,還會導致我國外彙流失。”
他擔憂,透過合法途徑申請外勞的挑戰和成本增加,政府政策不排除變相導致更多人寧可聘用非法外勞。
報導/攝影:羅健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