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際網絡發達,21世紀最大好處,估計是“不出門能知天下事”,而其中最大功臣當屬社交媒體。
面子書創立初期,打著標語“連接人們”,立意明確。然而,創辦人馬克料想不及,社交網站會有日培養大群鍵盤俠。
舉例,在大馬如果遇到不公不義之事,你第一件事不是找人求助,而是將其放上面子書,“給你紅”,變成了一群人的座右銘。
最常見例子,當你在餐廳吃到過期食物,你首先應該做的是向經理投訴,事實卻是率先拍照放上網,然後貼文各大吹水站。
貼子一出,廣大網友們就會當起“法官”,先將槍口對著餐廳,然後喊著口號要杯葛,或者幫忙轉貼分享,大肆宣傳讓人知道。
如果是事實倒也無傷大雅,最怕是內有隱情後被揭發,機智網友們會立刻見風轉陀,對貼主極盡嘲諷,甚至祭出人肉搜索。
最近一件事,是8令吉咖哩面事件,由於有網友投訴某茶室,在年初一將一碗咖哩面,從5令吉提高至8令吉,心有不滿上網發帖。
新聞經過報導後很快發酵,隔天,我被安排采訪攤主,以了解事情經過。原以為會被冷待,卻沒想到迎來的是委屈到哽咽的攤主。
聽了攤主的理由後,也嚐試聯係發帖者,卻到截稿前毫無下文。直到當天晚上,收到帖主私信,說他誤會攤主,並希望報館刪新聞。
我認為,輿論是把雙刃劍,當你決定將一切放上網,就要有承擔後果的勇氣,理智才是在網絡的生存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