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辣死你吗】罗健杰:巴东色海笼罩在极端下

巴东色海国席,因希盟候选人卡鲁巴耶在投票前3天病逝,导致该席选举被迫展延,没与全国大选同步的该席,竞选氛围也因而完全不一样,并且笼罩在全国各地四起的极端言论下。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全国大选期间,各政党阵线还不知道自己可以获得多少支持率,于是小心翼翼竞选,只拿出各自的政绩、施政理念或竞选宣言来竞争,当然也开始有政党在社媒煽动宗教种族情绪以获得支持。
大选的票箱开出来,希盟获得了城市、半城乡以非巫裔为主的选民支持,国盟尤其伊斯兰党横扫马来票,国阵则马来支持率大跌,流失至国盟,三方议席不过半,最后国家元首谕旨组团结政府,安华任相,国阵希盟共组中央政府。
大选刚落幕,巴东色海选举这时才要上演,然而在北马横扫绝大多数国席的伊斯兰,以赢得43个国席成为大赢家,如今也让它更大胆的煽动种族宗教情绪。
不论是面子书、TikTok平台,都可以看到越来越多极端言论,国盟土团党候选人这时就用上粗俗字眼“通姦”形容中央政府激起千层浪。
其实,这也凸显了土团党和伊斯兰党本身在同一个“马来市场”上竞争,尤其前者得票并不如伊党,更要和伊党比较看谁比较极端。
不过,这导致“迟来”的巴东色海选举气氛,笼罩在各种极端言论下。
国盟主导著极端言论煽风点火,希盟忙于反击和灭火,原本应该关注选区发展、改善的民生问题逐渐失焦,使得巴东色海已形成“极端保守对垒中庸多元”的擂台;由于此国席选民有13万人,马来选民约六成,印裔和华裔选民各近两成,因此这也是我国多元社会结构的缩影。
这场“迟到”的选举成绩,可被视为国家未来究竟会走向极端保守或是多元中庸的指标,笔者发现,与此同时也有越来越多马来选民不满极端言论,但他们会否藉由手中一票,将越来越嚣张的极端言论压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