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槟城16日讯) 不管是打造崭新的三轮车,或是维修,处理爆胎、车架损坏等大小问题,都难不倒他,他形容自己是三轮车的“专科医生”,而这名“医生”指三轮车是夕阳行业,迟早会被淘汰,他将在70岁或零件用完后提早退休。
朱友春(66岁)是槟城唯一制作及维修三轮车的工匠,也是三轮车店“合发”老字号的第4代传人,由于没接班人,一旦朱氏退休,此夕阳行业也将正式沉落西山。
对此,朱友春指不觉得惋惜,毕竟人老了体力不如从前,若要继续制作三轮车,实在有心无力。
拍摄:陈紫凌
询及在他退休后,三轮车坏了,该找谁维修,他笑言,若想太多就无法退休了,他退下来后,就不去想这些问题了。
他接受《中国报》访问时说,而今的市场已不比30年前,有逾千辆三轮车,目前槟城只剩150辆三轮车川行,市场越来越萎缩,而三轮车零件也越来越难找。

他指出,这个行业迟早会被淘汰,因为零件需一次过大量采购才有货,且价格不便宜,一粒要400多令吉,但他一年最多使用3至5粒,所以他不要收徒弟。
“我打算70岁这样退休,若所需零件都没了,要修理也不行了,我就提早退休。”


朱氏说,以前曾祖父的三轮车店是在牛干冬一带,后来屋主要涨租金,他就搬来大顺街继续经营,至今已有7、8年。
他说,目前每月租金是2000令吉,若租金又涨,他也会考虑提早退休。
他也说,早前他获得槟州政府支持,让他负责修理和翻新槟州三轮车夫的三轮车,去年已修复翻新好30多辆,迟些还陆续有来。



为柔佛及雪州苏丹打造三轮车
朱友春多年前曾为柔佛苏丹打造三轮车,而最近也刚为雪兰莪苏丹完成一辆崭新的三轮车,供放置在皇宫作展览用途。
朱友春说,每辆崭新三轮车的售价是7500令吉,不管是民众或苏丹,他都是以此价格出售。

他说,若他每日的工作,专注在制造新的三轮车,最快需耗时20天。但有不少小贩的三轮车,在损坏后也会找他修理,由于是小贩做生意的“找吃工具”,所以他会优先处理,先进行维修。
他指出,当初他答应为雪州苏丹制造三轮车时,已说明最快要2个月时间,后来他去泰国曼谷旅行耽误一些时间,最终耗时3个月才完成。

“人老了,需要更多时间休息,现在我都不接紧急的工。”
他说,现在他每日上午11时许,开店修理三轮车,傍晚6时许关店回家休息。

若收徒弟有如在“害”他
“这种手工行业,只能三餐温饱,难以赚大钱,若我收徒弟栽培接班人,有如在害他,所以我不曾收徒弟。”
朱友春指出,早年他试过聘请2、3个学徒,但这门技术,没兴趣者真的做不来。
“当年那几个年轻人,做不了多久就离职,之后他一个人,一双手制作和修理三轮车及脚车至今。”

他说,他的儿子也曾学习维修三轮车,但最终还是往其他领域发展。
他指出,他30多岁开始接手祖业时,从父亲年代开始入行的数名老工人,也跟随他一起打拼,直到退休。
朱友春与妻子育有3名儿子,但他们都没兴趣成为接班人,2人分别在泰国及新加坡工作,另一人则在槟城做生意。
朱氏说,在泰国发展的儿子,是经营佛牌专卖店。在新加坡的儿子,则是马赛地汽车维修的服务顾问,身居要职。
三轮车制作过程不马虎
制骨架、烧焊、安装车轮、包铝片、上轮框、油漆等,朱友春都一手包办。
谈及三轮车的制造过程,朱友春侃侃而谈。他说,首先用木板制作乘客座位,再包上铝片。
“包上铝片后,能减少木制车座被雨水淋湿,进而腐坏的问题。”
他说,接着为车座安装轮子,再将另制好的后车骨,连接上车座。
他指出,至于车上使用的钉子,必须是铜钉,不能用铁钉。
“因铁钉一旦生锈,锈迹会因雨水染到其它地方,就不美观了。”
他强调,三轮车的漆色,都是他用手油漆完成,非喷漆。
“若三轮车获得良好照顾及保养,能耐很多年。”
朱氏说,属观光用途的载客三轮车,工序比较复杂,所以会比较耗时。
他指出,若他专注处理,小贩三轮车约2周即能完成,观光三轮车则要20天。
报导/摄影:陈紫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