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其林指南︱ 从一窍不通到入围 仁哥炒粿条 接受批评 慢慢改进 | 中國報 China Press
  • 首页
  • 告别式
  • 中国报 CPTV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米其林指南︱ 从一窍不通到入围 仁哥炒粿条 接受批评 慢慢改进

    (槟城10日讯)从40年前完全不会,到如今入围《米其林指南》必比登推介名单,槟榔律仁哥炒粿条业者王清珠只有一个“秘诀”,就是“接受批评,然后改进”。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原本是名车鞋女工的王清珠,在结婚生子后无法再继续原本的工作,那时候其家婆就租下1个摊档,开始售卖炒粿条。

    “家婆当时并不会炒粿条,我也不会,我们就是开始慢慢学,用心炒,若有顾客批评,我们就改进。”



    (摄影:陈佩欣)

    就是靠着“接受批评,积极改进”的思维,王清珠才能将果条越炒越好。
    仁哥炒粿条用料丰富,有大虾及腊肠。

    她接受《中国报》访问时说,如今做了40多年,已成了习惯,也越来越得心应手,就算每天炒上数小时也不会觉得手酸了。

    她说,原本她与丈夫一起经营炒粿条档口,但后来丈夫健康不佳而无法继续工作,如今是她负责炒粿条,儿子从旁协助,儿子如今也学会炒粿条了。

    王清珠指出,“仁哥炒粿条”是使用其丈夫的名字,主要是早期都是由其丈夫捧餐给顾客,大家都比较认识其丈夫,称之为“仁哥”,因此档口就使用丈夫名字。

    仁哥炒粿条的档口上贴满老闆与名人的合照,包括我国羽球传奇拿督李宗伟。
    王清珠炒粿条已有40年经验,如今已非常得心应手。

    询及获得入围《米其林指南》必比登推介名单,王清珠坦言很惊喜。

    “槟城的炒粿条有数百档,我能够入围深感荣幸。”

    她说,如今其顾客大多都是游客,有来自加拿大、美国、澳洲、台湾、新加坡及泰国等,有些游客甚至每年都会光顾。

    左运维(来自吉隆坡)

    我很多年吃过这档炒粿条,如今再次前来品嚐。

    炒粿条还是我想像中的味道,我觉得很好吃。

    这盘炒粿条用料丰富,有腊肠,而且也很有“锅气”,炒出来的果条还很Q弹,非常合我口味。

    而且,炒粿条的卖相也很好。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本網站有權刪除或封鎖任何具有性別歧視、人身攻擊、庸俗、詆毀或種族主義性質的留言和用戶;必須審核的留言,或將不會即時出現。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